2)第七十二章 糊涂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可怜,不过既然到了我家中,就要习惯这种清静的生活,以前的种种,我不计较,可再发生,我必然不喜。”

  “是。”

  江杏儿拿着这两张纸,如获似宝的研究。

  刘知州也到了。

  迎进屋中,刘知州埋怨道:“为何不告诉我?”

  郑朗一愣,告诉你什么?

  “知州是……”

  “那个笔筒。”

  “知州恕罪则个,当时后生只是恶作剧了一回,也没有想到它引起了轰动,当时人多,不好说。后来又传扬开来,后生喜静,怕人闻之,上门打扰,于是又没有说。”

  “郑小郎,你可害苦了……某。”

  “是,是,后生不如改几天制一物,送给知州。”说着跑到房中拿来两个竹根,上次用剩下的,至今没有出手。然后拿在手中揣摩,选择了其中一个,又道:“就是这个。”

  看着这连着竹筒的竹根,刘知州更是哭笑不得。

  郑朗又跑到房间里,拿来颜料,与画笔,还有纸,看了看院中,院中还有几株腊梅,此时含苞欲放,没有开,绽着点点的星末。灵机一动,在纸上仿照南宋著名画家马远《倚云仙杏图》画了一幅图画,只是将杏花换成了梅花。

  上面还裹着一些白雪,其中有几团雪似是在寒风吹动下,从梅枝上落下来,使梅花露出一块块褐色的枯枝。

  马远是一个很有名气的画家,善长画山,善长画水,也善长花鸟。仅在他手中,就出现了十二种画水的方法,但他的画法很奇怪,画山一角,画水一涯,特别用了一些奇怪的画法,使他的山水画看起来怪怪的,瘦瘦的,奇峭的,疏朗的,因此很长时间,人们不知如何评价他的山水画。但他的花鸟画比较中规中矩,所以在他生前时就得到了人们的承认。

  郑朗对这个画家十分重视,这两年多来,曾经临摹过他的十几幅图画。

  此时画一幅雪梅,倒也不吃力。

  最后用淡墨水皴染了枝干,又用少许花青复染了老干,后面这一道程序,使梅花看上去有了生机,否则全部褐色,会笼上一层死气,与绽放起来的十几朵梅花不相符。

  再用草绿在白、粉勾涂的花瓣上淡涂,复勾上胭脂。

  一幅漂亮的雪梅图就完工了。

  丢下画笔,又用毛笔在上面写道:

  黄昏明雪皑,月香烟梅开。

  风吹花簌簌,疑是阳脚来。

  一首很隽永的小诗,最后一句更是韵味深长。出自唐朝贤相宋璟的典故,虽然是冬天,可春天不远了。但用了阳脚,是比喻刘知道就象宋璟那样有政绩的,所到之处,有脚阳春。

  写完了,吹了吹墨汁,这是他自己写的诗,短小精悍,因此十分满意。

  然后将这幅小画包在竹根上,说道:“就用它做一个笔筒给知州,算是后生请罪如何?”

  “这也……好,”还能说什么呢,看看徒儿的心意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