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百六十章 裴行俭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队顺流而下,迅速离开桂州,几天后便到了梧州地界。

  站在船头上,郑朗看着青山碧水,黄河此时水不用说了,一片浊浪排空。长江要看,冬天枯水时季也变得不大好,披上一层浑浊之色。只有在夏天水位线最高时,才略略看到那份春来江水碧如蓝的画意。但郁水不同,清澈见底,若眼力好,能看到水底鱼儿在游动。

  几艘大船驶过,带起一层细微的白浪,就象一朵朵白云在碧波上荡漾,瞬间又化为粒粒珍珠散落在人间。

  郑朗忽然指着远处说道:“资忠,季卢,你们来看,那就是传说中的瘴疠地带。”

  田瑜与周沆抬头顺着郑朗所指的方向看去。

  那是郁水边的一片沼泽地带,长着一些矮小的树木,大片的芦苇,以及一些草地,在这片片绿意中有大团晶亮的水面,此时,沼泽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霭,若有若无的,时有飞鸟从上空掠过,传出清脆的鸣叫声。很安静很美丽的一块地方。

  但两人看着那片淡雾,脸上都露出凝重之色。

  田瑜忽然想起来,问:“郑相公,为何用传说二字?”

  “资忠,实际两广大多数瘴疠地带都是无害的,有害的不是瘴气,而是蚊虫所带来的疟疾之灾,一些毒虫。越往南去,气候炎热,粮食高产,还能一年三季,水果也比北方甜美。然后老天却没有偏爱,给了你一面,便让你失去另一面。”

  后面这一句说得很有哲理。

  “北方毒物稀少,过了长江,开始有少量毒物生存,例如竹叶青,土地蛇。但再往南,毒物更多,不但有毒蛇,蝎子,蜈蚣,蜘蛛,巨蜂,虫蛾,一些花草,人烟稀少,这些毒物聚集区,成了人类胆寒之地,又有一些[***]地区,可也要看。你们看,如果在那片沼泽地带,围上一道堤埂,及时将低洼区的水抽干,等过了瘴气发作时间,进行翻耕暴晒,将这些毒物逼走,[***]物烧焚,还会不会有瘴气存在。”

  “代价太大了。”周沆说道。

  “代价是大,可是季卢,你再目测一下,那一片沼泽能有多大亩积?”

  周沆既然名列良吏行列,也不会是一个只读死书闭门造车的官员,上过山,下过乡的,目测了一下,说道:“大约有三四百顷面积……郑相公,耕地?”

  “对了。就是耕地,两广若是全部象河北那样开发出来,最少能获得耕地一百万顷,并且多是三季之地,粮食高产,一亩地年收成能在四五石之间,能养活三四千万百姓。”

  这是一个理智的说法。

  宋朝说江东圩能高产到七八石,实际均产远不是后人所能想像,不要说七八石,就有一个三四石,以宋朝六亿多亩的耕地,粮食可以吃一半扔一半,米价甚至能掉到十几文钱一斗了。

  真正的高产田,一是江东圩,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