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都石窟(上)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瓣层层裹近,自己兵力又不足,依然还会失败。

  只能郁闷地看着这个花柱子徐徐进入没烟峡,向天都山逼近。

  “郑大夫,朝廷送来一份邸报。”

  “什么邸报?”

  “朝廷嘉奖大户李氏借二十万贯钱给朝廷,又因国家危急,勒令上等户交纳一定科配之额。”

  郑朗愕然。

  这段历史他是知道的,因为打了三年的战争,国库空虚,赵祯将主意打到大户人家身上。

  平常你们这些有钱,越有钱越不向国家交纳税务,朕只能向中贫户征税。如今国难当头,也到你们出力的时候。

  借李家二十万贯钱,打了白纸,后来给了几个空头小官打发。不但李家,还有许多大户人家,利用科配的名义,强行敛财,多者达到上万贯,少者也有几千贯。

  能被朝廷盯上的大户富户,让皇帝抹下脸面,巧取豪夺,朕还要你几百贯吗?

  这是赵祯执政时最有意思的一幕。

  似乎真让他敛了好几百万贯钱。

  但郑朗坐下来细想一会,肯定不是赵祯的主意,多半是章得象想出来的办法。

  宋朝人的确有钱,有许多士大夫读司马迁《货殖列传》时十分不解,司马迁说樊嘉有钱五千万,也就是五万缗钱,说他是高赀。

  这点钱就算高赀?那么宋朝的高赀不要太多。

  似不足道!

  中人之家财五万贯甚多,何足传之于史。

  五万贯财产只是中人家的财富,太普遍了,为什么要记载下来,流传史册?

  那么多到什么地步才算富户?中者储钱三五万千钱,上者三十万千钱。司马光的高赀在宋朝京城只能算是中户。家产达到三十万贯经上,在京城才勉强算得上户。按照购买力计算,一亿多人齤民币的家产,再扣除高价房的泡沫经济计算,那么有可能三亿人齤民币家产,才勉强在东京城算一个上户。

  真相揭开,十分变态。

  这些人家除了一些高级官员,比如郑朗家,若没有大事发生,无论郑家怎么花销,积累下来的财富也会十分惊人。

  经商,宋朝商业发达,有许多人抓住机遇,一夜暴露。曾有一个掮客,替几笔大生意做了一个中介人,仅所得的中介费,使他数月间拥资产十几万贯。

  海客,也多属于顶级富人那种。

  另外放高利贷,受害人甚至有官员。有的官员才开始上任,是低级官员,收入少,招待安家花费大,又要准备行头,打点上司,于是也倒在高利贷下。宋真宗一看不行,那么多高利贷商人追着自己的小吏讨钱,成何体统,于是刻意下了一份诏书,新及第授官人无得以富豪权钱,倍出利息,至任所偿还,所在察举之。

  你们放高利贷收利息,朕不管,但不要打主意竟敢打到朕的官员身上。

  放可以,不得收利息,什么时候他们赴任拿工资了,什么时候才能还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