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六章 各种颠覆,巨大成功_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科研人员都是博士生,不少人都拥有多年实验经验。

  他们全程参与了实验,但现在内心很懵逼。

  因为在一些工序上,是他们参与并进行过多次实验,可陆杨负责的部分,让他们有些无法理解。

  陆杨没有在大家面前做实验,每次他要调配什么东西时,都在另一个实验房间单独做实验。

  也许陆杨也做了很多次实验才成功,可耗费的时间也太少了。

  陆杨起码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第一个自然是负极碳材料溶液,第二个是锂聚合物制备方法,第三个也是很多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技术,那就是透明隔热外壳材料!

  这三种技术,换成另一个实验团队研究,也许许多年都无法出成果。

  可陆杨手中就这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全都成功攻克!

  很多人都在心中猜测,也许陆杨早已掌握技术,这次只是将技术复刻而已,不然陆杨也太神奇了一些。

  甚至潘教授内心也觉得,这会不会是某个国外实验室的保密技术,不知道陆杨是通过什么手段,从国外获得这些技术。

  当然有些话是不能问的,陆杨是老板,他们也不好问这些细节。

  现在开始进行第一次测试,为了安全着想,大家并不会近距离观察实验。

  而是做好准备工作,通过摄像头远程观察充电状态,毕竟电池这东西,说到底还是化学反应。

  当年棒子国的四星手机,爆炸燃烧事件可不止一起。

  固态电池如果爆炸,也许威力大无数倍。

  实验开始时,众人就将只有手机电池大小的固态电池放进坚固的实验容器当中,外接了充电线路,还有各种监测传感器。

  比如有测试表面温度的,有测试电流大小的,还有机械臂固定电池,待会用机械臂测试柔性程度。

  众人可不敢在没测试的时候,就用手去掰电池。

  万一正在掰的时候,发生爆炸,那手不得炸没了啊。

  所以全程都是摄像头观看,远程操控。

  众人在另一间有电脑的房间,通过液晶屏幕观看第一次测试。

  现在电池内没有电流,锂离子还在聚合物当中,充电时,才会把锂离子转移到负极,电子会嵌入负极材料当中。

  “潘老,您来启动吗?”陆杨问道。

  其实就是按一下回车键,传感器会打开电流开关,进行第一次充电。

  潘老摆摆手,笑道:“不要客气了,这是你的项目,我们其实没帮上什么忙,你来吧!”

  说完他看向自己的弟子,说道:“快手机拿出来拍摄,如此值得纪念的时刻,一定要拍下来,这是我们在柔性固态电池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非常有意义,要是成功,说不定央视还会来拍纪录片,这些录像都是珍贵的素材。”

  陆杨也没有反对,不管是对夏国还是对陆杨个人来说,这个时刻都值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