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章 柔性固态电池研发成功_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机器启动,从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淡黄色蝴蝶,快速碳化,变成漆黑一片。

  这时候最好不要碎成粉末,维持原有形状在之前的实验中,通过电子显微镜观看,效果最佳。

  当然就算碎成粉末后,有很大一部分材料,依旧可以使用。

  就像是石墨烯,大家在新闻报道里,看到的都是一片一片的材料,实际上真正的石墨烯,就是石墨烯粉。

  一片一片的石墨烯,那是在微观尺度下。

  目前为止依旧很难提取出比较大片的石墨烯。

  陆杨通过特殊方法得到的螺旋二十四面体比最开始发现石墨烯的时候,面积大了很多,运用的范围也广不少。

  看到碳化后的蝴蝶翅膀依旧没有碎裂,实验室众人都欢呼起来。

  陆杨开始下一步操作,那就是将提前配置好的溶液,慢慢浸泡黑色翅膀。

  在这个步骤时,黑色翅膀要用真空搅拌器,让溶液和黑色翅膀充分搅拌,这时候翅膀已经碎裂成几微米的小螺旋二十四面体,但因为特殊溶液在干燥时,能够让电子通过,这种黑色材料,就成了固态电池的负电极材料。

  不管是锂电池,还是很早时期的干电池,或者以后才会出现的各种固态电池,本质上都属于化学反应电池。

  现在陆杨要选择一种材料,作为电解质。

  以前的锂电池电解质,是用锂离子加上其他物质组成聚合物,形成正极,石墨材料作为负极。

  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放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

  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

  陆杨研究的柔性固态电池,依旧选择使用锂作为主要材料。

  毕竟这是现在广泛使用的电池材料,陆杨脑海里,还有其他化合物组成的固态电解质,只不过要配置出更高级的电解质,一个是成本会比较高,另一个是陆杨必须自己配置,花费时间更多。

  初期的固态电池,使用锂作为正极固态电解质,已经足够。

  这也算是第一代产品,要留一些空间给以后升级。

  电池的容量多寡其实就在正负极材料上,液态时容纳的锂离子肯定没有固态时容纳的多。

  另外就是电池负极选择使用什么材料也非常关键,锂离子约束的越多,电池的容量也更大。

  宝马公司研究的金属固态电池,负极不再是石墨或者硅制作,而是金属锂和特殊图层替代,另一边是固体电解质,一边是金属锂负极。

  夏国的宁得时代正在研究的固态电池,走的路线是硫化物路线。

  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等走的是氧化物路线,而脚盆南棒走的也是硫化物路线。

  欧洲老鹰国大部分走的又是聚合物路线。

  三种路线都是各有优缺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