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8章 新的军政使(第三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相公所担心的,朕心中清楚,不见金使,是想让金国换人来谈。”赵宁说道。

  这些年每年都掀起数场打仗,且不说前线,后勤都已经疲倦了。

  “陛下深谋远虑,远非臣所能及,相信陛下已有打算。”

  赵宁又问道:“张相公认为,现在军政格局该如何安排呢?”

  “张浚不能再在西北待下去了。”张叔夜丝毫没有买关子,他都七十好几岁的人了,也为大宋操劳了大半生。

  他的观点,必然已经有很多人支持,说明朝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是这么想的。

  西夏的威胁灭了,不代表西北危机就彻底解除。

  “若是召回张浚,派谁去西北?”

  “张浚的幕僚和参军们逐步调到别处,提拔李彦仙,此人虽然暂无大帅之才,却又舍身为国之志,必不会辜负朝廷,人才都是能慢慢培养出来的。”

  “如此说来,边患尾大不掉之嫌,依然未解除。”

  “其根本在于恢复更戍法。”张叔夜说道,“边将的帅与将,要三年一调,不可再如以前那般。”

  “若是频繁调换,有将不知兵的麻烦。”赵宁又说道。

  “如今这个现象会弱许多,我军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军制,兵与将皆要遵守军制,已然削弱了将的作用,尤其是军督司和参军制完善之后,练兵和军团的指挥,都不再过度依赖将领。”

  “真正依赖将的是战场上的随机应变,若是有严格的军规和参军辅助,能加强将对军队的指挥,是可以弥补将与兵之间因不熟悉的配合的。”

  赵宁点了点头。

  赵宁想要的强军,不是某一个人强,而是有一套完整的强军体系。

  即便哪天岳飞不在河北了,河北的神武军依然按照那套强军体系运作,而不是什么都依赖在岳飞身上。

  这样弱化个人对军队的影响,就可以很好地管控边军,至少大幅降低反叛。

  要建立这套体系,最基本的原则是:依法治军!

  最大程度弱化人治,弱化个人的影响力。

  “陛下,老臣已经不能在辅佐陛下,请允许老臣请辞吧。”说着,张叔夜咳嗽了几声。

  赵宁叹了口气,说道:“没有了张相公,朕似失去了股肱。“

  “现如今大宋人才济济,老臣也该退位让贤了。”

  赵宁知道,张叔夜这是要给张浚让位。

  张浚肯定不能继续待在西北,但是张浚又立了大功,必须往上升。

  枢密院早已被拆散,现在主导全国军政的是军政院,现在最好的安排就是让张浚来主控军政院。

  这样既能解决西北尾大不掉的隐患,也能维护有功必赏的军功制度。

  其实赵宁也是打算提张浚回来的,但是回来后必须给新的更高的职位。

  否则如何服人心呢?

  对于边事问题,赵宁也有一套自己的处理方法。

  他不想用强硬的手段处理边事,因为军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