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百二十二章 来了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甘肃瓜的回鹘人,就是蕃人也有吐蕃人、羌人、少量吐谷浑人与党项人。弄不好,就会发生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下场。

  因此王韶建议精减军队数量,一要少,二要精,而且西夏国内形势很糟糕,也不需要兴师动众。

  郭逵却提出另一种说法。

  王韶与郑朗迅速拿下河湟兰州,章楶又将河西走廊五州迅速平定,这是有一定的原因,吐蕃对宋朝一直不恶,没有明显的矛盾,更不要说凉州六谷部与甘州回鹘,五代时就向往着中原文明了,吐蕃自唃厮啰去世后分裂崩溃,没有凝聚力,因此反抗意识不强,再加上宋朝及时的蕃候制度,大规模的投资与种种稳定民心的做法,拿下了也就得到了。

  至于以前宋朝轻兵取荆湖、巴蜀与南汉,乃是中原百姓有着大一统意识,包括巴蜀在内,若不是王全斌杀孽太重,就是后面王小波与李顺都不会掀起什么风波。可不能将巴蜀南汉荆湖当成西夏。

  西夏正式称王已经好多年,有了国家意识,有了凝聚力,别看现在两派争执,一旦宋朝出兵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西夏自李继迁起,到李德明、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已有五代人,嵬名皇族一氏壮大,遍布西夏各地区,就算宋朝轻兵迅速拿下灵州与兴庆府,各个皇室子弟仍能率领各部不服宋朝的部族,借助横山与沙漠地区反抗宋朝,可能复成李继迁之势。

  兵力少,必须是轻兵,然而轻兵就不能平定横山,可横山地区又是西夏的大本营,宋军的必经之地,会被截断粮草,危胁前方安全。

  又隐晦地说了另一个问题,胜还罢,若败,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时机,而且宋朝的体制也注定了不可能年年动用军队征战,那怕就是胜利了,以后西夏人死灰复燃,因为争执,又让西夏再次崛起。再说,到时候郑朗也不在朝堂了。至于其他人,郭逵有点儿不大相信。

  两种意见到达京城,知道的人不多。

  郭逵用兵相对而言重稳,故有这种说法,王韶勇猛,故想轻兵速胜。

  郑朗取了后者,两人还没有考虑到另一因素,契丹!

  但契丹又是一把双刃剑,就是契丹支援,宋军浩大,问题也不要紧,但另一边河北河东地区与京城多少就兵力空虚了。于是在战前又做了种种迷惑,甚至到大战拉开时,宋朝扬言只出动了二十万禁军,将兵力数字严重缩水,让契丹产生轻视的心理。

  郑朗走了,王郭二人的奏折也让许多大臣知道,多认为郑朗调动的兵力太多,其实这些人多是连宋朝伐夏,都不大同意。

  无论后方如何争议,前线战事已经打响。

  五月初七,宋军正式向西夏发起进攻,但不是打着收复西夏的旗号,而是打着清王侧,诛梁氏的口号,向西夏发起进攻。

  军队总共分成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