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七百四十九章 琐碎二年(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静下来,没有想到又有一人提出此事,包拯,刚担任御史中丞后不久,就进奏道:“东宫虚位,群臣数有言者,不知道陛下圣意何久不决?”

  赵祯当场眉就凝在一起,不悦地问:“卿欲立谁?”

  换一般人也许就吓傻了,包拯有什么资格立皇太子,不过包拯说话很有技巧,道:“臣乃是为宗庙万世计,陛下问臣欲立谁,是疑臣也。况且臣近仅七十,膝下无子,非是邀后福也。”

  就算扶立有功,与俺们包家也没有关系。

  赵祯转怒为喜,不错,是这个理儿,别人说心怀叵测,只有包拯说话才有这个资格,忠臣,道:“徐当议之。”

  以后再说吧。

  又成了以后,包拯也识相,既然皇上不想立,也就不说,学范镇干嘛,纯是自己与自己过意不去。

  不过因此他反而更得赵祯赏识。

  到了第三年,京城富民刘保衡开酒场,欠官府酒曲钱一百余万,也就是一千多缗钱,对于老百姓来说,也算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三司衙役催得急,刘保衡钱周转不过来,将刘家的祖宅便卖。正好张方平想换一栋房屋,下人看了刘家的宅子觉得十分满意,便将此宅买了下来。卖的人不知道买的人是谁,买的人也不知道内幕。

  张方平搬了进去,但这事儿太奇巧了,三司逼债,三司使买房子,有人议论,刘保衡姑姑产生怀疑,不能状告张方平,于是上讼刘保衡非是刘家子孙,败坏刘家产业。

  这时候开封府尹是谁,欧阳修。

  派人下去查了查,不是刘保衡资金周转不灵,乃是胡乱花掉了,房子卖掉后迅速将欠的酒曲钱偿还,刘姑状告属实,可这个房屋又牵连到张方平身上。将官司往上递,到了包拯手中,写得不清不楚,包拯以为张方平只花了一千多缗钱就将此宅买下。能入张方平法眼的宅子还能差么?换后世这些宅子价值都要动亿人民币来计算的,就算宋朝房价合理,也最少得五千缗往上去了。

  欧阳修奏折写得不大清楚,包拯一看也不是大案子,很容易就审出来的,不会错,便产生误会,弹劾方平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不可处大位。

  张方平真的很冤,他家也不差钱,何必勒索一个小老百姓,况且若大的宅子用一千缗钱就将它买下来,刘保衡会同意么。但关健他买这个宅子就不当,有苦难言,贬知应天府。

  郑朗听到后,叹了一口气,道:“欧阳修也诚仁精了,居然会使借刀杀人之策。”

  他将朝堂上发生的这些事一一剥开,冲击最大的还是大小苏。

  以端明殿学士宋祁为三司使。

  不是包拯开头的,先是吴及弹劾小宋在定州不治,不但不治,又纵家人用公使钱数千缗钱放高利贷,在益州奢侈过度。包拯因为王逵的事对小宋同样十分看不惯,跟着弹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