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宏愿:禾下乘凉_老子是全村的希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这个样,还有身上的那股气质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估计,也是袁老手底下哪个田间地头一线的科研人员!

  “这位是农科院的刘教授!”

  一旁的林清介绍道,而贺繁点了点头以示问候。

  这刘教授估摸着也得有个五十岁出头了,又有着农科院这等农业最高科研机构的教授职衔,但是在袁老爷子面前,依旧只能是被小刘小刘的叫着!

  等到这位刘教授将那长条形的物事上头的黑布揭开后,众人这才瞧见里头的情形,

  透明的特制玻璃管内,一株水稻,生长在玻璃管底部的稻土中,长势喜人。

  在这种天寒地冻的时候,这水稻能够长成,也算得上是奇观了,不过想想这玩意可是袁老爷子带来的,也就没啥不可能的了。

  在农科院那地方,大冬天的种水稻,还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而且这株水稻的长势,还十分的喜人,稻杆青翠略微发黄,这是水稻即将成熟结果的迹象!

  而玻璃管中这株水稻,枝头也正是结出了不少的稻穗,

  这稻穗的上结出的稻谷还只是小小一粒,没有达到完全成熟饱满时的样子,显得有些干瘪!

  正常情况下,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吸收,将这些稻谷给灌得饱饱得就能收割了,乡下人家把这段过程叫做【灌浆】!

  但只是这样,已经能通过这结出来的稻穗数量的多少,估算出这稻种到时候产出的斤数了!

  “龟龟,这挂出来的稻穗咋这么多啊,这要是长成熟了,这一株稻杆得结多少稻谷啊!”

  林果可跟着贺繁收过几次稻谷的,这家伙现在拿镰刀的姿势,那论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所以,在瞧见这株稻杆的一瞬间,立马惊呼出声了。

  自己兄弟家的那些水稻,可没有这种产量!

  而这时候,一旁那位皮肤黝黑的刘教授适时介绍道:

  “这是袁老改良杂交水稻基因后最新的品种,可以种植双季,七月份收割一批之后,再种植十一月份,便又可收割一季,加起来的亩产,可以达到一千五百公斤!”

  刘教授的话语之中,不乏自豪之意!

  不过这确实值得自豪,这他娘的牛大了啊!

  双季亩产一千五百公斤,也就是说一年一亩水稻,就能收三千斤稻谷,这是个什么概念?

  直接换算成最直观的说法,这三千多斤稻谷能多养活五个人,这就是五条命啊!

  要是在饥荒年间,紧衣缩食的时候,能救活的命就更多了!

  贺繁家的水稻品种,就是最为普通的品种,一般一年也就种个早稻,收割一次就完事了,一亩地的产量,也就是在一千斤左右,跟这完全没法比啊!

  “龟龟!这么牛的!”

  憨货三兄弟那早就是听得瞠目结舌的了。

  就连他们那个猪脑子,都知道这一亩地三千斤的产量意味着什么!

  不过这时候,一旁的袁老则叹着气说道:

  “不够,还不够!我是从饥荒年代活过来的,那个年代,有多少人因为地里不出粮食活生生的饿死了,粮食这玩意永远也不嫌多啊,这世界上可不能再出现因为没有粮食饿死人的情况了,这产量还得再高才行!”

  袁老爷子的话一出口,就自带一股悲悯,让场间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这亩产三千斤的水稻品种,在袁老爷子眼中竟然是还不够!

  “贺先生,清丫头说你在农业方面造诣极深,不知道可有办法解决这水稻的产量问题?我老头子是老了,这杂交水稻的产量卡在这一千五百公斤怎么都上不去了,可是距离我‘禾下乘凉’的愿望,还差不少呢,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不能见到那场景了!”

  “袁老放心,晚辈还是有些把握的!”

  当着袁老爷子和场间众人的面,贺繁直接拍胸脯,

  他不忍见这样一位老人殷切期待之后失望的眼神,也无法拒绝这样一位老人的请求!

  禾下乘凉,多么让人肃然起敬的宏愿!(记住本站网址:)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