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 江南乱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是后世的南/宁也修建一座宏伟的大城,名字就叫做宁安府。

  也是为了防御大华兴建的基地之一,崇祯想的是守不住江南就要控制西南。

  他也仿照华夏银行建立了大明银号,强制老百姓和商人将钱存在大明银号之中。

  这一顿的骚操作更是彻底让下面的士绅阶层,与他彻底的离心离德了。

  谁不知道这大明银号,就是崇祯变着花样收敛钱财的工具呢?

  名字起得很大气——大明银号,其实就是朝廷的库房。

  将钱存进去,根本就不可能回来,都得被崇祯给造了。

  他们又不是傻子,将钱存进大明银号,那还不如买刀猪圈里面。

  大明银号开张三个月,竟然是一两银子的存款都没有收到。

  当场将崇祯差点气死,就派人到各处去进行摊派。

  每家每户必须要存进去一定数量的银子到银号。

  没钱是吧,没钱你家总有值钱东西吧?

  将这些东西卖了也得给我存钱进去。

  崇祯这一招是大范围攻击,无论是普通平民百姓还是士绅都被划了线。

  百姓贫户要存进去多少,中户要存进去多少,富户又要存进去多少。

  至于士绅阶层,有地在那摆着呢,多少地存多少银。

  怎么?没钱?会让你们有钱的!

  锦衣卫如狼似虎的下去,很快就将钱收了上来。

  这一通的操作下来,起码三成的百姓和士绅破产成为流民。

  诸如此类的事情,崇祯还做了很多,彻底的将他自己和广大的百姓放在了对立面上。

  崇祯三年五月,闽南十八姓造反,聚拢流民七万多人,攻破了漳州、直逼泉州城。

  明王朝派兵镇压,在闽东南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漂橹。整个漳水都变成了红色。

  在这场起义被镇压之后,闽东南百姓彻底的对明王朝失望了。

  闽南三万多户,携老扶幼的乘船渡海,前往了东番去定居。

  整个闽南,除了在深山中的那些百姓之外,几乎成为了荒地。

  同样是崇祯三年夏天,江陵府大堤决口、洞庭湖水泛滥。

  整个沿江和沿湖地区成为一片,流民多达百万人之众。

  崇祯没有拨下一两银子赈灾,反而要求当地百姓开展自救。

  并且强制摊派每户要纳入大明银号的钱财一分都不能少。

  整个两湖乱作一团,当地官员和士绅带头造了反。

  经过连番大战,百万流民被迫渡江前往北岸。

  成为大华的子民,两湖的户数因此消减六成。

  崇祯三年冬季,川蜀大旱,当地百姓起义造反。

  攻破了正在修建的成都府,造反人数高达百万人。

  崇祯急忙派出大军镇压,倒是引出了一位不世豪强——张献忠。

  张献忠那时还不到三十岁,从陕北一路的退到川蜀,本来打算讨个活路。

  谁知道却再次遭遇了朝廷的欺压,几乎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正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