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村庄成型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负责按照炼制合金钢等金属。

  而精工坊只需要按照操作规程,去将金属加工成各类器具就可以了。

  精作坊、营造坊、造船厂也都出来了,其中营造坊已经展示了力量,那些木屋和虹桥就是成果。如今村子里的基础建设,全都是营造坊接手来做。

  精作坊则更多是去制造弓箭和生活需要的器具。

  步兵营也完成了升级,升级后的步兵营出现两座附属建筑,一座是骑兵营、一座是军演所,军演所是培训步兵和骑兵将领和研发军械用的。

  粮食铺最后也完成了升级,出现了两座附属建筑养殖场和捕鱼场。

  养殖场可以养殖禽畜,不过想要大规模发展养殖,怎么也得明年开春之后了。

  现在能够养起来的,也就是抓过来那些野鸡、飞龙、水鸭子等东西。

  还有那些一时吃不到的马鹿、麋鹿等动物。

  兔子狐狸这些小型动物养不了。

  除非给他们塞到铁笼子里。

  不然都得挖洞跑出去不可。

  捕鱼场可以培训捕鱼的技能和常识,对现在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鲁大成等人作为第一批的捕鱼场人员,已经开始在海上捕鱼。

  等到造船厂出来渔船,轻工坊生产出渔网来。

  那捕鱼队就可以实现质的飞跃了。

  凭借苦夷岛海里的资源。

  捕鱼队根本不用愁没得抓。

  郑毅心心念念的蔬菜种植这次还是没有出来。

  不过出来也没多大作用,苦夷岛种菜

  除非是搞出蔬菜大棚才有可能。

  复兴号基地车还会继续升级。

  或许下次蔬菜大棚技术就有了。

  他倒是也想自己发展大棚技术。

  但是一没塑料布,二搞不来玻璃。

  那能做出个粑粑大棚来?

  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

  最后是学堂、鸽舍、商站。

  学堂已经有必要弄出来了。

  如今这边有二十多个孩子。

  最小的五岁,马上该上学的年纪。

  而且如今上千人的华夏村,让郑毅自己管也管不过来。

  起码需要配上两三个助手,负责民政事务的管理才行。

  学堂正好也是做这件事的,既能培训老师,也能培训行政人员。

  属于学校和行政管理学院或者干部培训班的结合体。

  建设好之后,郑毅首先培训出两名老师和两名助理。

  老师负责教授孩子们和平民知识,助理协助他管理村庄。

  鸽舍这边建设好之后,也培训了两名专门的负责人。

  其中就有那位“玩鸟高手”的康大爷。

  老爷子很高兴的就接了这个任务。

  不过暂时来说分基地没有建。

  鸽舍对华夏村的用处不大。

  除非抓到两只海东青耍耍。

  这段时间海东青他也见了。

  挺漂亮的一种中型猎隼。

  不过想抓住有点儿困难。

  那玩意儿飞得太高了。

  不过康大爷却说,很快就能给他搞来海东青。

  郑毅也就是笑笑,真搞来他倒想尝尝味道如何?

  话说烤海东青肯定比烤鸡的味道要好些吧?

  一切走上了正轨,每日都会巡视各个作坊。

  看看王德邦那边负责的生产情况如何。

  盯一下陈婆婆的冬衣制作情况。

  然后看看木屋什么时候建完。

  还有就是步兵营的训练如何。

  没事去食堂啃一只帝王蟹。

  小日子过得其实挺舒坦的。

  复兴号基地车这边,能量还在持续的增加。

  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郑毅就会培训一批人进到各个工坊。

  或者用能量召集一批平民出来,补充到华夏村建设中。

  一千多口子人,在后世也是个比较大的村庄了。

  华夏村如今绝对是能量慢慢抓生产。

  在后世评个美丽村庄也不很困难。

  剩下的就是建设分基地的事情。

  他现在还有个分基地的名额。

  不过他想等探矿队找到煤矿和铁矿再建设。

  如今探矿队在一队人的保护下已经南下。

  应该不久就能找到他所说的那地方。

  到时候再去建设分基地会比较好。

  现在的重点是攒钱不,攒能量。

  好直接将分基地和一应建筑升到二级。

  郑毅算了下,前前后后需要百来万。

  现在他的能量还差着一大截呢。

  “首领,您看我们搞来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