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081章 菜市口砍头_持证穿越,开局差点太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去衙门接单,按人头拿钱,还可以抵徭役。

  如果是镇魂司操办的话可能还会有一整支外包的送葬队伍,在行刑之后负责收尸和出殡。

  这个“福利”是大淮独有的,与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最早可以追溯到仁宗皇帝时期,也就是大淮的第七代皇帝。

  在仁宗皇帝之前的镇魂司,编制其实和普通军伍编制差不多,杀人也是管杀不管埋。据说是仁宗皇帝在一场朝堂大清洗灭门了十几家臣子之后,忽然感慨君臣一场,即便这些臣子生前辜负了他,但人都死了,他实在不忍心看这些被灭门的臣子无人送终,于是便教训镇魂司要仁义,要有始有终。

  从那开始,镇魂司每次灭门之后都会负责送葬,提供一条龙服务。

  按照大淮民间习俗,送殡队伍前面要有死者的儿孙扛引魂幡。死者如果有儿子的话就让儿子们各扛一竿白色的引魂幡;如果还有孙子的话就再加几竿红绿相间的花色引魂幡由孙子扛;如果还有曾孙子或者曾曾孙子,那就要再加几竿红色引魂幡。有红色引魂幡出现就说明死者子孙满堂,生活幸福;而无子嗣的就把白色引魂幡放在死者棺材上让死者自己扛,称为“顶幡”,是最凄惨的。

  依照仁宗皇帝的指示,绝不容许他的臣子在被灭门之后落个“顶幡”的凄凉下场,最低也得有个白幡,但都灭门了,哪来的儿孙?于是,镇魂司扛起了重任。

  就在那之后,镇魂司进行了改制,形成今日的红幡执事、花幡执事、白幡执事三个级别。除了日常办案外,也会根据灭门官员生前的官阶高低与皇帝重视程度来决定派出对于执事负责扛幡送殡。

  比如这次灭门的是礼部尚书李大人,官居二品,也算朝中大员,等砍完他的头,镇魂司就会安排一名花幡执事及其手下的白幡执事为他扛幡送殡,让他最后再风光一回。

  很幸运,这次的扛幡送殡任务落在了宋泽这一支小幡身上。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