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十七、跨越历史的会师(下)_城管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志。”王秋干咳几声,不太熟练地打起了官腔,“……你也是知道的,我们离开上海。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红军,掀起新一轮革命浪潮。而现在。我们终于发现了红军的踪迹——就在这座小镇北面的山林之中,距离我们不到一里路……”

  ——截止这里,他终于说到了重点,“……所以。就辛苦你上山去跑一趟。把这些红军弟兄们带过来。”

  在王秋的当面责令之下,顾曼莎小姐虽然依旧是满心忐忑——王秋能想到的东西,她自然也明白——但也无从推脱,只好硬着头皮扛起一面镰刀锤子红旗,一边唱着《国际歌》一边上山找红军去了……

  一个小时之后,她才被一名满脸警惕和狐疑的红军战士用匕首勒着喉咙,满脸苦涩地回到了镇上。

  与此同时,在昌化县城西南方三十多公里外的瑶山乡。好不容易找到了红十九师宿营地的胡德兴总政委和一干昌化地下党,也为了说服粟裕和寻淮洲这两名高级指战员。以及证实自己不是疯子,而承受了无数的精神折磨……幸好,王秋在临别时赠送的一只mp5播放器,于此时起到了很直观的说服效果……

  总而言之,不论过程如何混乱,最后双方总算是和平地完成了初次接触——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

  1934年12月4日,在经历了一番漫长的彼此试探、交流之后,寻淮洲、粟裕终于率领红十九师的三千余名官兵,走出浙西北的莽莽深山,抵达昌化县城,与来自一个世纪之后的“城管犬牙国际纵队”会师。

  而王秋同学也抱着一种敬仰的心情,在这座偏远的山区小镇里,见到了未来将会颇负盛名的粟裕大将。

  ——粟裕,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湖南会同人,侗族人。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解放军开国十位大将之首。曾经在战场上打出过“苏中七战七捷”的奇迹,并且漂亮地赢得了孟良崮和上海战役。他在后世的解放战争中那一系列的天才指挥和杰出的战略思维,使他成为世界现代军事史上最优秀的将帅之一,也深得世界各界的崇拜和敬重。

  然而,在烽火硝烟的沙场之上,粟裕几乎就是一位能够创造奇迹的不败战神。但在离开了战场之后,粟裕在政治上的糟糕觉悟和各种昏招,却让他得罪了一大堆我党的将帅伟人,以至于让他的晚景颇为凄凉。

  总的来说,粟裕是一位很优秀的职业军人,但也仅仅是一位很优秀的职业军人,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

  如今,年仅二十七岁的红十军团参谋长粟裕,就活生生地站在王秋面前——时值严冬,天寒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