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章 首家在港岛上市的石油公司!_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行了实验性开放并对成品油价格实行双轨制,价格双轨制这个词大家都懂的。

  也就是说同样是一桶成品油在体制内的价格要远远低于体制外的价格,华夏国这几年因为严重的“油荒”零售价甚至要比批发价高了将近一倍。

  也就是说国内的私人加油站每卖出去一吨油就能挣1200块人民币,这么丰厚的利润自然吸引了各路牛鬼蛇神纷纷投入到私人加油站的建设中,所以加油站的总数在93年的时候暴增到了38000家。

  简单点儿说如果一家小型加油站一天卖5吨油它就能挣6000块钱,卖十吨汽油一天就能挣12000块。

  这可是1994年的12000块呀,可想而知在当年开私人加油站是多么的暴利!

  而因为国内大部分地区闹“油荒”的原因,有时候司机想加油还必须要给工人小费才能加上。

  而因为当时国内根本就没有什么成品油定价机制,民营企业加油站是可以随意给自己的油定价,而许多民营加油站就借着“油荒”的借口方设法涨价的。

  93和94年正是民营加油站的暴利时代,因为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有成规模的大型炼油厂,国内在此之前销售的原油全都靠进口或是小范围的提炼的,所以贾磊他们卖成品油才能挣这么多的钱。

  “我的天啊!我一直以为华夏的石化企业很厉害的,没想到他们居然现在的炼油技术居然是才稳定到可以能拿出来商用的水平。”贾磊看着报告无语的说。

  国内居然现在才建成了第1家炼油厂,那么也就是说现在还有两桶油什么事的!。

  华夏此刻的石油产业真的还没发展起来,所以贾磊在诺万给他这份报告上连两桶油的名子都没看到。

  因为它们还没出生呢!

  华夏的大型炼油企业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这两年,贾磊仔细的看着报告上列出的图表的抽了抽嘴角。

  如果这份报告上的内容不是写在权威报纸的报道的话,贾磊肯定不能相信这上面写的东西是真的。

  1988年冬天,“海王号”油轮满载5万吨塔比斯原油靠上算山码头,这可是华夏历史上第1批到岸的“原油”,在此之前华夏只能用国内产的生产的原油尝试着炼出低品质的成品油。

  在这之前华夏大部分的汽车用的油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购买的成品油,直到1992年的时候镇海公司才争取到了属于自己的外贸主动权,迈出了自营加工国外油的坚实步伐,甚至他还在港岛上了市。

  “这家公司的背景真厉害呀,刚炼了两年油居然就能够在港上市了!”贾磊现在报告上写的公司名字不由的感叹到。

  这家大型石油公司不但眼光不错手腕更高明,他们上市以后就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始大手笔的建造石油炼化厂了。

  然后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