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2章 大戏开唱_从剧本杀店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了将近20年吧。绍衡是在9年前确诊的学者症候群,为了方便他治病我带他搬去了北平,等他开始画画并且有了一定名气后,我们的经济情况才稍微宽裕了些。”

  “北平那边有很多剧院,没事做的时候我偶尔会去剧院买票看看戏,也不挑戏种,说句实话我也不太懂,就是看个热闹。”

  江祺点点头,薛花就是冯灵口中她那个年代最常见,同时基数也最大的普通观众。

  说懂戏不太懂,说不懂戏也不是完全不懂,只不过平常没啥其他的业余爱好,草台班子的戏票又便宜,偶尔手上有两个闲钱就会去看个热闹。

  这种观众的反应是最实诚的。

  就是因为他们半懂不懂,所以最能看出演员和戏的好坏。好戏就是好戏,烂戏就是烂戏,他们或许说不上来戏哪里好,演员演得哪里精妙,灵动嗓音有多么婉转贴切,但好坏戏她们是能看出来的。

  这类观众汪杏花不懂,汪家班好歹是省城里有头有脸的大戏班,单看戏院的规模就能看出来汪班主混的还是不错的。汪家班的戏票贵,看戏的戏迷多少都有点经济实力,对戏都是有要求的。

  冯灵则太懂了,她的起点足够低,成就也足够高。用冯灵的话来说,她这个红角是观众们用便宜的两文钱一张的戏票,一张一张买出来的。

  在报纸上雇三流文人写小作文夸赞算不得真本事,让戏迷们花真金白银把票买走,场场爆满才是真本事。

  这时候汪杏花就有话要说了,雇三流文人写小作文夸赞确实没有什么用,但雇三流文人嘴臭打骂战就很有用了。后者可能影响不到戏迷,但可以影响唱戏的人的心态。

  做这种事情,她们行业毒瘤汪家班是专业的。

  “那您觉得今天下午的戏怎么样?”江祺目光炯炯地看着薛花。

  这年头像薛花这样的观众实在是太少了。

  江祺接触到的人群,要么是像刘澜外公,齐丝奶奶那样的罕见的戏迷。要么就是刘澜这种知道戏曲,但基本不看,也不喜欢,知道京剧、昆曲、黄梅戏,但是完全不知道这几者之间的差别。

  刘澜在认识冯灵以前,一直以为《女驸马》是京剧。

  其实刘澜还算好的了,至少知道《天仙配》是黄梅戏,毕竟原先过年的时候在外公家看过一段。

  秦灿一直以为《天仙配》也是京剧,她就知道《天仙配》一个剧名还是因为小时候看了电视剧,听家里人说过这是戏曲改编的。

  上次聊这个话题的时候,刘澜直接就吐槽秦灿小时候没认真看电视剧,明明《女驸马》和《孟丽君》也有电视剧,为啥秦灿就记得天仙配。

  然后两人就吵起来了。

  秦灿觉得是因为《女驸马》和《孟丽君》剧拍得不行,不够红,她小时候看了没记住。

  刘澜表示《孟丽君》yyds,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