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0章 互相揭短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伟对太子监国是极度不满的,可文昭帝亲口所说,他作为二皇子,也不敢在明面上反对。这时候,找到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经营北地要钱,要兵,人力物力,这是常识。刘伟幸灾乐祸之余,让大哥刘静难受,自然要做到更彻底。

  徐卫贵为尚书,但却得罪满朝文武,达官贵人,皇室贵戚,都让他得罪遍了。按照徐卫自己所说,反正他不会有好结局,如今乘着我知道还在用他,干脆将人得罪更狠。

  今天下午到来,是不是与太子刘静有默契,搜刮大众一番,为北地边军输送一些银两,谁也不知内中情由。徐卫得罪人,算到太子刘静头上,对他未来监国,自然会多不少阻力,也是刘伟乐意见到的。

  对于二弟刘伟怀什么样的心思,太子刘静都不回应,当着没听到。看着杨盛文说,“右相……”

  杨盛文点点头,说,“我们回归正题吧,北地是什么情况。太子殿下也说了,各位大人比老夫了解更多一些。正如先前徐卫尚书所说,北地的税收,占我朝三成。我想啊,以后能不能把北地的税收,就留给边军来操练、发饷、抚恤,总比让鞑子入侵一无所得要好很多吧。”

  “右相这说法是对的,我赞成。”秦钟彬作为礼部尚书,目前又归口在右相府主管之下,自然要附和杨盛文。

  “右相,”郑粱钧说,“北地税收归为边军,这提议确实好,不过,目前北地荒芜,何来税收?正如太子殿下所言,百里无村寨,广袤的平地都长着荒草,没人耕种。北地也不是没有人在,而是青壮们一半以上都上山了,宁愿为匪,也不想耕种。”

  “这是为何?”张洪庭突然插话过来,他对北地的情况虽有听说,但没到过那边。“教化无力,人心不古?”

  “张老,”郑粱钧对张洪庭这样的士林大儒,不敢不正面回应,“如今的北地,谈不上教化。为何不愿耕种?因为他们耕种,到秋天即将收割之际,鞑子往往选这时候侵边,入关抢夺。一家人辛辛苦苦耕种,结果便宜了鞑子。

  当然,北地也不是没有耕种,而是在那些地势险要之地,他们占山盘踞,也有耕种,可这样的耕种,这些人都不够吃,也得靠打枪度日。再就是一些大村寨,在村寨周边做耕种,闻知鞑子入侵,村寨会让人抢收这些粮食……如此一来,最苦的还是普通百姓,老弱病残,能不能苟活,完全听天由命了。

  官府衙门,北地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官府衙门之令传不出城廓,又何来税收?”

  “说来说去,问题的关键还是鞑子侵边。”杨盛文说,“边军战力的提升,边关守卫是不是有力,就是经营北地的根源。只要有三五年,鞑子不能入关,北地就可活了。”

  “右相,朝中人人都在骂边军,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