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8_我在美漫世界有一个商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76章上半圈、下半圈

  相应地,在定容下加热同量空气温升1度消耗的热Qv=卡。

  二者的热量差Qp-Qv=卡。

  另一方面,温度升高1度等压膨胀时体积增大为原体积的1/274倍。

  气体对外作的功,可以使千克的水银柱升高1/274厘米。

  即功=×1/27400=×10-5千克·米。

  于是迈尔得出热功当量为

  J=A/(Qp-Qv)=×10-×10-7=367千克·米/千卡。

  或3597焦耳/千卡,在21世纪初,精确值为4187焦耳/千卡。

  迈尔还具体地考察了另外几种不同形式的力。

  他以起电机为例说明了“机械效应向电的转化。”

  他认为:“下落的力”(即重力势能)可以用“重量和(下落)高度的乘积来量度。”

  “与下落的力转变为运动或者运动转变为下落的力无关,这个力或机械效应始终是不变的常量。”

  迈尔第一个在科学史中将热力学观点用于研究有机世界中的现象,他考察了有机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转变,确信“生命力”理论是荒诞无稽的。

  他证明生命过程无所谓“生命力”,而是一种化学过程,是由于吸收了氧和食物,转化为热。这样迈尔就将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从唯物主义的立场,看成是能的各种形式的转变。

  1848年迈尔发表了《天体力学》一书,书中解释陨石的发光是由于在大气中损失了动能。

  他还应用能量守恒原理解释了潮汐的涨落。

  迈尔虽然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但是在他的著作发表的几年内,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反而受到了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反对。

  由于他的思想不合当时流行的观念,还受到人们的诽谤和讥笑,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曾一度关进精神病院,倍受折磨。

  从多方面论证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是德国的海曼·赫姆霍兹。

  他曾在著名的生理学家缪勒的实验室里工作过多年,研究过“动物热。”

  他深信所有的生命现象都必得服从物理与化学规律。

  他早年在数学上有过良好的训练,同时又很熟悉力学的成就,读过牛顿、达朗贝尔、拉格朗日等人的著作,对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有深刻印象。

  他的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和著名哲学家费赫特是好朋友。

  海曼·赫姆霍兹接受了前辈的影响,成了康德哲学的信徒,把自然界大统一当作自己的信条。

  他认为如果自然界的“力”(即能量)是守恒的,则所有的“力”都应和机械“力”具有相同的量纲,并可还原为机械“力”。

  1847年,26岁的赫姆霍兹写成了著名论文《力的守恒》,充分论述了这一命题。

  这篇论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