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四章 对苏干涉战争(一)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是1908年至1911年,参与的战役有墨西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问题是这种刚刚诞生的武器拥有大量缺陷,且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再加上成本高昂等因素。最终没能成为主流武器。

  自动步枪诞生的也很早,其中的代表作就是美国勃朗宁设计的自动步枪。当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队参战后发现,在欧洲大陆环境恶劣的堑壕战中,他们缺乏密集的火力。1917年由武器设计师约翰?勃朗宁设计的一种可半自动或全自动步枪很快被军方选中,迅速投产并被命名为m1918自动步枪,问题是勃朗宁自动步枪虽名为自动步枪但在使用时却往往被作为轻机枪使用。

  尽管这种武器结实可靠,但是它的重量实在是太大了。

  第一个型号的空枪重量便有公斤,第二个型号更是达到了公斤,比两支毛瑟1904式步枪的重量还要大,甚至比麦德森轻机枪相比也差不了多少——————麦德森最轻的瑞典型号只有8公斤,国防军目前所用的型号在经过自行改进后也只有9公斤多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勃朗宁当初设计的肯定是自动步枪,可实际上他却是作为轻机枪而受到许多国家欢迎的。即便是在越战时,这种步枪也被美国人当成是轻机枪来用,然而作为轻机枪,其20发的弹匣却限制了它的作用。

  与其相比,麦德森的重量虽然要大一些,但是可选择弹匣或是弹鼓的方式却能提供更强的火力。

  实际上国内也曾经研制过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只是限于技术等因素,要么就是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了些,要么就是成本或是重量的问题。

  尤其是新发展出来的几款自动步枪,更是和轻机枪也没什么区别,而作为步枪发展的他们却很难和轻机枪相比,至少无法与目前兵工厂正在设计的轻机枪相比…

  在场的都算是高级将领,对这件事多多少少也算是清楚的,因此自然也没怎么在意,即便是有几个有‘远见’的,也只能安慰他,让他在多忍耐一段时间,等技术条件提高了之后再说。

  ————————————————————

  大量的冲锋枪很快就分发了下去,跟着一起分发下去的还有跟着火车一起送来的手枪弹。

  不过2000多挺冲锋枪的数量并不分很多,最多也就只能满足一个师的需求,甚至可以说只能是勉勉强强满足一个师的需求,剩下的必须要作为损耗的补充来使用,不可能有多少就发给多少人。

  幸好如今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已非吴下阿蒙,虽然还没办法和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比。但强悍的生产能力还是生产出了大量的轻机枪及配套的弹药。

  等到苏德和谈,干涉军登陆敖德萨时,这次的西进军团已经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