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章 汉阳、汉口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

  正是由于两者的保证,使得袁世凯在稍后派出了旧部刘承恩和副官蔡廷干作为私人代表,去武昌进行谈判、议和。

  刘承恩是袁世凯的旧部,又是黎元洪的同乡和朋友,早在袁世凯来鄂之前他就给黎元洪写过三封信。蔡廷干则是黎元洪的学友及黎在北洋水师时的同僚,让这两个人作为袁世凯的私人代表无疑是十分合适的。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议和应该会进行的很顺利。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山西、云南、贵州、上海、苏州、浙江、福建相继duli,黎元洪通电各省派全权委员赴武昌组织临时政府,湖北民军士气大振,主战派占了上风。

  于是本来进行的很顺利的议和顿时出现了周折,迫于主战派的压力,黎元洪在面见刘承恩和蔡廷干的时候不得不声称希望袁世凯能率先倒戈、北伐,并保证“以项城之威望,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

  对此刘承恩和蔡廷干也有些为难,不过在见到了其他革命党人的样子后,刘承恩和蔡廷干也摸清了黎元洪的态度,所以也没罗嗦直接告辞返回了孝感县,把黎元洪的态度禀告给了袁世凯。也正是这件事,让已经52岁的袁世凯顿时头疼起来。

  “杏城,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在强征来的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袁世凯抬头看向了站在房间角落里的杨士琦。

  这次南下,袁世凯自然不可能不把自己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带在身边。

  听到袁世凯的话,杨士琦沉吟了一下。“此刻朝廷正急电宫保速速回京组建内阁,宫保已经不宜在继续拖延,不过就这么和革命党人谈判的话……现在南方省份皆以duli,民军士气正盛,此时求和,尚缺筹码,惟有攻克汉阳,方能折杀民军锐气,也能让我们在谈判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站在杨士琦的身侧,其他几个人也点了点头。

  的确,现在南方省份几乎全部光复,北方省份也有部分光复,革命党正是士气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和革命党谈判无疑会让出许多本来应该属于北洋的利益,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他们给打疼了,让他们明白眼下形势虽然对他们有利,但真正重要的还是枪杆子要硬。

  而和北洋相比,革命党的枪杆子显然还不够硬。

  也只有让革命党的人了解到这点,他们才会软化现如今的态度。

  袁世凯的心底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此刻听到杨士琦的话,顿时下定了决心。“那好,让华甫加把劲,只要能尽快攻克汉阳,就由不得那群革命党服软…”

  “我这就去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