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_王朝第一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靠别处地方提供,虽然航运发达,但没有自己的造船厂,虽然养蚕,做布匹染料,但没有自己生产服装,这种发展,无疑是畸形的。

  全场鸦雀无声。

  是的,结构问题,人民素质问题,……

  叶城所说,简直一针见血。一瞬间,全场人的那种傲气,瞬间就没了。

  唐继尧和慕容云对视一眼。

  想不到这个小子,东西太多了……

  尤其是慕容云,曾经以为,他算是对叶城了解很多了。

  然而现在看来。

  远远不够……

  这个年轻人肚子里的东西,简直浩瀚如海。

  力挽狂澜。

  这种情况,竟然可以力挽狂澜。

  唐继尧都快要疯了,豁然站起来:“叶城,你继续说下去!”

  ……

  整个宴会厅里的人,都要疯了。

  人们越听越惊,越听越入迷。

  直到半夜。

  叶城一看这情况,嘱咐众人早点回去休息。

  第二日。

  继续。

  只是这一次,就不是在宴会大厅了,而是兴建的一个大会堂,大会堂里虽然座椅众多,但是来的人更多,没座位的只能站着,但是好几千人却落针可闻。

  这一天的内容。

  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结构》!

  其实叶城也是趁着这次机会,向所有人传达一个信息。

  其一,是对热河行省的规划信心。

  其二,是大燕目前,或者说即将面临的问题。

  他相信以大燕人的智慧,因为就目前姑苏的情况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滋生了。只要大燕所有的豪族,精英们不要墨守成规,死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随着工业革命到来,资本主义发展,是迟早的事情。

  而纵观前世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分工,最终导致了产业不同国家的集聚,从而产生了我们通常意义上宏观经济结构问题。但对结构的关注,并未因结构问题的出现而兴起。

  早期的经济理论很少注意到结构问题。在亚当·斯密时代,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是产业发展的主流理念,像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相继迭起的远洋航行,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发展煤、羊毛织品,都与当地的地理资源分不开。加之,当时资本主义市场正在形成中,生产表现为一种无限扩张的趋势,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赚钱,结构当然也不会受到关注。与这种形势相适应,新技术备受瞩目,发明家成为社会贵族,是生产的决定力量。谁拥有了新技术,并在生产中广泛推广,谁就拥有了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话语权。工业革命后,德国在欧洲的崛起,电气革命后,美国的后来居上,无不都是技术精神的反映。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改变了人们对结构的漠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期阶段,工业经济主要依靠泰勒的管理理念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