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59章 头脑风暴,小说完成_科学大佬的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田教授办公室出来,慕景池又赶往材研楼。

  给了慕景池一番教诲后,田教授并没有说起关于助教方面的事情,表示慕景池的PPT他要花时间先看看。

  《材料科学基础》要从第二周才开始上课,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

  回到材研楼的慕景池,立马就吩咐艾小生,让他召集其他研究生在小会议室开会。

  慕景池的科研团队只有六个人,并不多。

  其实,团队的创造性和团队的规模是成倒U字型,也就是说,太多不好,太少也不好,中等刚刚好。

  其实很好理解,头脑风暴和合作意识一定是在一定规模的人群中效率是最大的。当开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一共只有两个人,当然也可以风暴,但是效果还是不怎么好。

  相反,如果会议有100个人参加,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那场面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如同菜市场讨价还价一般!

  所以一个科研团队2到8个人组成,效率是最高的。

  当然了,大型的科研项目不在此列,那是需要多个项目团队甚至于研究所合作的。

  六个人是慕景池精挑细选的,只有艾小生和他自己是博士生,其他人都是硕士研究生。但也是不错的研究生,太浅的慕景池看不上,太强的想成为下一个慕景池。

  并不想屈尊降贵。

  ···

  会议如时的召开。

  这是慕景池主持的一个头脑风暴会议,或者是关于实验方案设计探讨的会议。

  对于铝合金的科研课题方向,其实慕景池心中已经有数了。但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而且还和这些团队人员们差不多年龄,也就不能表现得太过于霸道。

  先来一场讨论表示作为负责人的开明。

  “有什么想法吗,大家?”

  没有摆出正规会议的架势,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慕景池将课题的目标提出来,目光一一的在这些研究生身上流转。

  他们也不怯场,听到慕景池的发言,立刻就举手发言。

  “我觉得应该从生产工艺方面切入,我昨天扫了一些论文,他们提出的。。。”

  慕景池听的很认真,目光并不游移,就放在说话人的身上,跟着对方的目光而走,时而还以点头的动作附和着他口中述说的观点,展现出自己对他人的尊重。

  同时,慕景池还一手持笔的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些重点和要点。

  这副认真的模样打动了其他人,于是会议的讨论气氛顿时就活跃了起来。

  单就对于生产工艺方向,他们就深入的讨论了半个小时,针对于生产工艺的各种方案进行否定、肯定以及不确定。

  还有的人提出从材料科学理论出发,用理论指导生产。只要理论更加的细致准确,同样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材料性能会千差万别。

  在这个材料理论的大方向中,又有许多的小方向。比如位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