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8章刁难_重生之冉魏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院时,赫然发现,门前的空地上已经停着十几辆牛车。

  冉明还没有上前,谢安门上的门子就道:“小郎君可是来求见安石公?与之清谈”

  冉明道:“正是!”

  门子道:“安石公所长者道、儒、玄、佛,精音律,善行书。不知小郎君所长几何?”

  冉明哑然失笑,看来想见谢安不易,必须先过初门考核。冉明倒也坦然相对。道:“儒亦可、道亦可、玄亦可、佛亦可!乐亦可、书亦可!”

  “呵呵!真是好大的口气!居然胆敢称自己博学多才。无所不能,吾倒要见识一下何人有如此高才!”

  仪门转角,就见一白衣少年。白衣少年看上去十来岁,个子远比冉明矮,倒是和刘牢之差不多,额广鼻挺,眉长目秀,有一种端凝静雅之气,除了肤色稍白之外,论风仪之佳,不在冉明之下。

  白衣少年看清冉明,嘴里道:“是你。居然是你!”

  冉明这才回想起来,昨天自己在曹娥江边,用二胡弹奏一曲,结果就引来一个少年,上来就趾高气扬的道:“你是哪家子弟?”冉明见他态度傲慢,失礼之极,就扭头而走。

  冉明道:“一片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白衣少年态度依旧冰冷如初,不咸不淡的道:“若想进门,也不是不可以,先回答我三道题,若是通过,自然大开仪门,热情迎接,若是通不过,就从哪里而来,回哪里而去!”

  看着冉明射来咄咄逼人的目光,白衣少年不闪不避的道:“规矩向来如此。若不愿,算是不能通过!”

  冉明双手背负,昂首阔步,向前迈出三步,停止道:“请出题?”

  白衣少年道“人贵自知,请用《老子》原句回答”

  冉明道:“《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你通过了”白衣少年又问道:“道不远人不可以为道,出自何处,何解?”

  冉明一愣,多亏了冉明办学而书院,其中就涉及了论语,然而这个提问有点刁钻古怪,这并不是论语中原原句,而是后来自宋代整理出来的《中庸》本来原文是‘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大道必须亲近于人,若是离了人的宗旨,则不能称为道,这里的道自然不是道家的大道,而是天道,意即顺天应命的道,其实也就是儒家的主旨,所谓兼济天下、施行仁政罢了。

  冉明暗暗惊讶,这个白衣少年,看上去年龄比自己还要小,第一题问的是《道德经》,第二题则是正宗的儒学范畴。冉明毫不犹豫的答道。

  白衣少年,脸上露出一丝不甘之色,愤愤不平的的道:“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识倒也难得。下面请展示一下,你的书法?”

  冉明静气宁神,片刻自有谢氏门子送上文房四宝,还有上等的青州宣纸,看着宣纸,冉明心中一阵自豪,谢氏怎么样,还不是要用老子做的纸!

  冉明均匀了气息,提笔在约上狂舞,纸上不一会儿,展示龙飞凤舞的五个大字:“身是菩提树”接着冉明气息一转,又用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字写下:“心如明镜台”到了“时时勤拂拭”时,就变成了独树一帜的柳体。“莫使惹尘埃”却又变成了苍凉多情的苏体。

  短短二十个字,冉明用了王右军,颜真卿、柳公权、苏轼四个集书法大成名家的书体。但是让白衣少年无比震撼万分的是,主了王右军的字体,其他三种,他居然连一个也不认识!

  冉明扔笔,笑道:“吾可进否?”

  PS:魏晋时代主流并非诗词而是清谈,讲究博学多才。程志才学尚浅,这几章写得非常吃力。也不尽如意。请诸位多多谅解!

  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