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5章 家事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建炎二年三月,深夜子时,北京大名府,庆宁殿。

  屋中灯火通明,王松还在房中,埋头于面前的一堆案牍之上。

  良久,他才伸了个腰,疲倦地靠在椅背上,眯起了双眼。

  女真人南下,攻略各地,攻占扬州,兵进陕西。各种消息不断传来,刘豫称帝、翟进战死、宋室南迁临安府、割让淮河以北,张浚任川陕制置使、进驻京兆府……

  各种事情纷至沓来,天下风起云涌,事态变化如此之快,一时让他有些应接不暇。

  可以说,历史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变的陌生,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各地陷入战火,两河之地更是如火如荼,唯有陕西平安无事,颇有些“北线无战事”的味道。

  几次作战下来,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让王松有了一种深深的无奈感和厌恶感。

  朝廷上尔虞我诈、指鹿为马、骄傲自大、懦弱无能;地方上寡廉鲜耻、朝秦暮楚、见风使舵;金人暴虐无道、铁骑纵横、兵锋正盛;百姓白骨累累、尸积如山、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国民的懦弱,正是朝廷、士大夫们长久以来奴化的结果,而士大夫的骄横和无能,则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必然恶果。

  以文制武,外行指导内行,究竟是为了什么欧阳修、苏轼、秦桧们宽袍方巾、闲庭信步、吟诗颂词的同时,却是大宋百姓在异族铁蹄下痛苦悲怆的呻吟……

  王松轻轻叹了口气,看来政治这玩意,还真不是自己这凡夫俗子能玩的!

  北地三镇,现如今已经全部被忠义军收复,屯兵数量也达到了六七万之众。

  天气马上就要转热,忠义军一番休整之后,还是要打出去。总不能等天气转凉,女真人再倾国来攻。无论何时,都应该未雨绸缪才是。苟安现状,只会是坐以待毙,贻误战机。

  冲冠一怒,他把赵多福幸运地救了回来,如何安置她,也成了他的一件心头大事。

  要他向大宋朝廷低头,他自己不心甘不说,部下众将士也会。可是无论如何说,赵佶都是他名义上的老丈人,否则如何解释他不顾一切的救了赵多福回来。

  这些天来,他经常去探望赵多福,长久的相处下来,他也是逐渐从心里接受了眼前的这个女子。

  除了知书达理、温婉动人,更难得的是,赵多福身上没有什么蛮横之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就连王松身边的卫士也都对她由衷地爱戴。

  至于他军中的将领和幕僚,却都是心思各异。有人担心他又和大宋皇室搅在一起,纠缠不清,有人又对此乐见其成,毕竟他们都是大宋的臣子,对故国还有那么一份情怀。

  至于他的心腹军政要员,此刻都是忧心忡忡。他们担心王松此举不但对北伐、抗金百无一用,而且会让部下将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