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国丈多借三千两_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的就是国丈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点。

  结果国丈不仅一分不加,甚至还从皇后送来的五千两里面拿走两千两?

  这,这操作,未免有些太欺负人了吧?

  这样的消息,要是传回皇后耳中......

  “这有什么?她不是让加吗?我也加了呀。

  原来只借一万两,现在借一万三千两!

  现在这世道,几两银子就能买一个人了,三千两你当是小数目?你都值不上三十两!”

  周奎一副理所当然的商人嘴脸,冲着书童便是一通训斥。

  书童听这话,吓得赶忙跪下。

  却见周奎随即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地说道:“起来,安排人将之前出库银子中的两千两收回去,然后将这总共一万三千两的纹银,交去户部,入账登册!”

  “对了,再写封书信,让皇后的人带回去,内容就写,老夫知道了,到时候金额绝对会超过一万两。”

  “是,老爷!”

  ——————————

  皇后派来的一干人等走后没多久,国丈府的人便赶着一辆马车,浩浩荡荡押着银两送去了户部。

  抵达户部门口,便有人拿着名帖前去通报,不多时,管事的便匆匆迎了出来。

  “国丈大人当真是为国分忧啊,今儿个上朝才安排的钱款,居然这就运来了!”

  “一万两现银是么?在下这就安排入库。”

  尽管迎出来的是个当官的,但是面对国丈家里派出的人,也还是得陪着笑脸。

  “且慢!这可不是一万两,而是一万三千两!我们老爷深知朝廷不易,特多加了三千两银子,一并借出,可别记错了。”

  “哟,这......国丈爷果然大气,心念国家啊!”

  能多收钱当然是好事,户部官员惊喜地赞叹一句,然后对身后的人说道:

  “你们,快帮着国丈府诸位一起把银子清点入库,手脚都利索点。”

  一万三千两银子,一市斤十六两,便是八九千斤的重物,搬运、请点、查验都要时间。

  足有好一会,这一大笔银两才算处置妥当。

  银子清点完毕,国丈府一行人便拖着空车回去。

  而户部的官员则是在将银子入库之后,便把国丈大人身体国情,为国分忧,多捐了三千两银子的消息传了出去。

  一直对借款相当重视的崇祯,自然没过多久就收到了这条消息。

  “国丈当真是多捐了三千两银子?”

  “回禀陛下,千真万确,户部那边收到的现银便是一万三千两整。”

  御书房内,他眉头一松。

  国丈居然自发多借了?

  他原本还想着明天再多督促督促,让国丈多借些银子,毕竟当朝国丈只借一万两,属实是太少了,不足以为表率。

  如今多了三千两,虽然也不算多,但是主动增加借款银两,态度倒是不错,小小算是立了标杆了。

  “国丈到底还是晓事的,虽然加的银两不多,但是心意还是有,知道为国分忧。”

  想了想,崇祯记起之前跟皇后说起过这件事情,还向她抱怨过国丈几句。

  既然现在国丈主动多捐银两,他便招来随身伺候的小太监,让小太监把这个消息告知皇后,以安皇后之心。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