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节 震动_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成瘾。他在沙岭临阵脱逃、在广宁右屯抛弃熊廷弼脱逃、在北京之役从城下脱逃……好吧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能他只是不善于野战而已。

  在大凌河防御战中祖大寿连突围的勇毛都没有按说吃光了粮食投降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但是祖大寿开始吃百姓……这其实还是没什么唐朝的张巡守城不也吃过百姓么。

  但是祖总兵可不像张巡那样先把自己的家人拿出来给士兵吃。另外祖大将军吃光了百姓后就决定投降了!他下令斩杀不肯投降的何可纲而且还要把何可纲拖到城外清兵军前去杀以证明自己叛变的决心无可动摇。

  在交换了誓书并把族人、亲友和部下留给皇太极做人质后祖大寿成功脱困了。然后……他决定不投降了!

  同样的吃人和投降过场在锦州又重演了一遍祖大寿这次投降后立刻写信劝降他外甥——山诲关总兵吴三桂劝他“翻然悔悟决计归顺”。在黄石前世的时空里孙得功加入了正白旗。祖大寿写了劝降信也哭喊着要求“同孙得功例”。这个无耻的要求被皇太极满足了。在自豪地赢得了“奴才”的自称后。祖大寿在崇祯十五年再次写信给吴三桂信中说:“……不期大清皇帝天纵仁圣不但不加诛戮反蒙加恩厚养。我祖氏一门以及亲戚属员皆霑渥泽。而洪总督、朱粮厅辈亦叨遇优隆。自至沈阳以来解衣推食。仆从田庐无所不备我已得其所矣。奉贤甥勿以为虑但未知故乡光景何如耳。以愚意度之各镇亲兵来援辽左未一月而四城失陷全军覆没。人事如此天意可知。贤甥当世豪杰岂智不及此耶?再观大清规模形势将来必成大事。际此延揽之会正豪杰择主之时若率城来归定有分茅裂土之封功名富贵不待言也。念系骨肉至亲故尔披肝沥胆非为大清之说客耳……”

  关宁的另一名大将吴奢是祖大寿的妹夫他和祖大寿妹妹的爱情结晶就是号称“用兵华丽”的新一代飞将军(飞毛腿将军)吴三桂。吴奢被袁崇焕委任执掌十五营关宁军北京之战借口“脚疼”留在后方。

  战后吴奢出任山海关总兵大凌河之战前吴奢执掌的十五个野战营加上辅兵共有八万兵这八万关宁铁骑一年的军饷是一百四十万两银子!崇祯皇帝曾把吴奢找来要他出兵去救自己的妻兄崇祯皇帝觉得八万人不少了比后金的男丁都要多。但是……

  老吴将军立刻就忘记了他领的是八万兵的饷极力争辩说战兵只有十五个营所以是三万而不是八万关宁铁骑。崇祯说三万也不少了也能干很多事情了。于是吴老将军又连忙补充其中真正能战的只有三千家丁那三万战兵只能种种地……最后被逼上前线后吴家父子就抛下友军逃走了。

  黄石还记得。明末农税从万历朝的两百万两提高了到了崇祯朝的两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