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第八十四章_[重生]投资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纯正的中国血统,加之跟人大以及财政部关系的升温,更是有了强大的政治资本,入主中关村已成定局。

  但是跟高盛重塑平安保险的大手笔完全不同,在经过一番详细的考察,以及对于市场前景的分析和预测后,以乔纳森为主的分析团队最终推荐出了一家已成规模的校办企业:北大方正。

  作为北大的校办公司,方正集团在汉字字形发生器、照排机、远程传版等技术上已经成为国内扛鼎,并且在93年进入香港,有逐步向东南亚等地区华文报业扩展的趋势,在印刷软件方面的创新称得上业内首屈一指。面对更大的市场,自然就要有更为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对于点金石的试探,他们自然也举双手欢迎。

  与之相比,清华紫光的企业构成则不被点金石的大部分合伙人看好,科研院系区分复杂,没有太过独特的发展倾向和公司规划,最终点金石也只是锁定了其中两个硬件研发部门,并未对跟整个紫光集团达成协议。

  当然,这种超越了天使投资范畴的创业投资只是点金石介入中关村的起手,如果不是联想已经勾搭上了ibm,陈远鸣还真想拿它来奠一奠基。不过有了方正的影响,进驻中关村就有了基础,当时周边院校多得是有想法但是无力实现的科研院所和个人,与其放任他们融入校办企业的大圈,不如单独挑出来支持鼓励,更容易收获一些意料之中的惊喜。不过在这方面,风投部门仍需要更多时间理清头绪。

  反之金融部门可就没这么麻烦了。比起硅谷的发展,陈远鸣在华尔街的团队并没有扩大太多,除了最开始的宋凯文外,只增加了一名合伙人和三位助理,开始真正的市场分析。

  不过由于投资方向非常明确,盈利又超乎想象的丰厚,加之对于热点问题的分析非常到位,金融部门的运作明显比风投更加流畅简洁。在出清手中的两支长线后,陈远鸣成了一家新名为远扬的私募基金,并在开曼群岛注册了离岸公司,作为今后介入私募并购业的根基。

  但是把宋凯文调回国内,却不全是为了远扬的筹备,而是另一桩暗手的策划。

  一连消失了近两周,当陈远鸣终于再次出现在总裁班的教室里时,茂恒春不由双眼一亮,找了个机会就凑了上去。

  “陈老弟,好几天不见,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陈远鸣的表情谈不上畏惧,也没什么忧虑,只是有点疲态,那种双眼布满血丝、眉峰紧皱的疲态。看到他这副淡然的表情,茂恒春心里泛起了嘀咕,他们已经在他家门外和学校的宿舍蹲守好几天了,这是要进场还是想逃跑呢?

  “茂大哥说笑了。”陈远鸣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筹钱也需要时间嘛。”

  “哦?”听到这话,茂恒春顿时精神一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