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章 福不同享_无论魏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煎何太急。”

  在这种现代外挂的加持下,只用了三个月,便有第一艘长三十六米,龙骨长三十米,宽九米、吃水四米的三轨帆船下水。

  图纸用的是大航海时代经过千锤百炼的三轨贸易船,工艺用的是十五世纪时的欧洲铆钉拼接法,因为桐油很少,便用松油混着桐油刷,云玩家们纷纷称这是假冒伪劣产品。

  连本地被征来的木匠师傅们都说这样不好,这样刷的话,船用不了二十年的。

  玩家们对此嗤之以鼻,工业化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性价比,谁要拿个小破船当传家宝了,这玩意拿来用个十年八年就顶天了,等二十年后,他们早就用大铁船了好吧?

  唯一让他们觉得麻烦的是,这个年代,没有帆布。

  本地麻布就算了,那密度,都能看到针眼大小的织孔,当衣服穿穿还好,在海上妥妥就是送的,来个四级风都能吹破它。

  于是魏瑾便收到了渤海郡订制帆布的订单。

  现代人对帆布这个名词会感觉陌生,但换个词,牛仔布,就会非常熟悉了,这种布最大的特点就是耐磨耐用,材料却是很易得且廉价的,只是对织法有要求,且比较耗费材料。

  上党的纺织大亨黄宗钦接下了这个单子,很快便织出了合格的、防水性很不错的帆布。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种帆布大受欢迎,一些残次料都被抢出天价。

  尤其是草原人,对这种坚固耐磨的布料简直是爱不释手,觉得这东西比普通的麻布好上一万倍,几乎立刻就下了大量订单。

  而普通的庶民也非常喜欢这种布料,一时间,它的价格几乎比得上丝绸。

  更重要的是,这种布不挑材料,甚至为了让它更坚固一点,一名沉浸纺织业大半辈子的玩家经过试验,用麻、羊毛一起混纺,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品相,成为又一种上党产的拳头产品。

  ……

  不过,这些,都不是如今利润最高的产品。

  天朗日清,然而十一月的上党已经是银装素裹,白雪堆积。

  小小的院落外,并州最高长官刘琨的父亲刘蕃悄悄地前来拜访正在上党养病的裴侍中。

  他在门口轻敲三下,立刻便有小仆前来开门,两人左顾右盼数下后,小仆立刻请他进院,还小声道:“这边请,诸位大人都已经到了。”

  刘蕃矜持地点点头,脱下厚厚的羊绒披风,递给随丛,便悠然负手,进入烧着暖炕的内室。

  正中的大炕能容十人盘坐,而如今,炕上正立着一架方桌,桌边三人对他微微一笑,裴侍中郎声道:“来迟了小半时辰,当罚!”

  刘蕃笑着任罚,喝下对方递来的一杯温酒,赞道:“这上党葡萄酒果然甘美。”

  “自然,我这珍品呢。”裴侍中笑道,“快入坐吧。”

  刘蕃摸着胡须,跪坐在桌边,于是四人和和乐乐地搓着面前的小方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