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9章 旭日朝阳_无论魏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缸里就会藻类横生,所以淡水采集器每天的收集的露水就特别重要。

  就在他感慨之时,天上有云飘过,遮掩了月色,挡住了星光。

  一滴雨水落在他面颊上。

  这位玩家无奈地摇头,没办法,赤道别的不多,就雨水多。

  他降下风帆,转身去拿水桶,又是要开始舀水的一天。

  但他又转念一想,嗯,今天被实在是不想舀了,还是让好友来吧,我正好下线去吃点好的,这几天看到鱼就要吐了,顺便把最近的视频和海图发网上。

  那个叫秦凤的,造船水平不咋地,话倒多得不行,合作的事情,还得慢慢谈。

  青州,东莱大郡。

  后世称为蓬莱的地方,如今已经建立了一大片的工坊。

  每天都有浓烟蔓延。

  一处宛如一截油罐车的蒸炉之外,门阀打开,这里的油已经补蒸走,只留下黑色粘稠,气味难闻的残渣。

  一位车夫瞬间走来,把带着油罐的推车放在阀门口,接下这些污物。

  他虽然用湿布捂着口鼻,但却一点也无嫌弃之意,看它们的目光都充满了喜爱。

  这种残渣本来是极恶之物,无论弃于何处,都会寸草不生,鱼虾尽灭,但那位天凉大人却奇思妙想,将其与卵石混杂,用于铺路,再以重坌平之,铺出来的路便不惧杂草,不沾泥泞,已经是如今的抢手之物,哪处大城里要是有一条这沥清铺出来的大街,不但城中人会大赞,连治城的太守也面上有光。

  还有各种油料,都是极为紧俏的货品,每日都有大船在码头,排着队等货。

  靠着这油料,这两年,东莱的庶民们皆都受宜,哪怕只是给船队提供食宿,也所得不菲,更不要提帮工坊送货赚得钱财,还有市政修的水利和道路,连学校都新筑了一家。

  家中机灵的孩子再也不必远去渤海郡求学,更不必受那渤海郡人的鸟气,那些渤海港口的人,成天说青州孩子占了他们的渤海郡孩子的机会,呸,有种你们别来我这买油啊!

  若说有什么不妥的,便是这些东西太容易起火了。

  前些日子,有一油炉炸了,听说烧死了好些人,为这事,天凉大人发了大火,工坊停工了快半月,连他们这些送货的每天都受那安全教育,可是倒了大霉。

  车夫倒不是太同情那些人,毕竟他们家里都得了不菲的赔偿,每人每家三百个银元呢,要知道,在青州这边,普通人家,两个银元就够娶个夫人了。

  但是这些获得赔偿的家人都不能再进工坊,那可就太亏了,要知道,他们都是有能分到一些灯油做奖励的,这些奖励转手卖掉,也能补贴不少家用,更不必说很多做的好人,都被提拔为小管事,那收入可真不低了。

  一大罐沥青装满了,另外一人立刻接上去,车夫熟练地将它拉到码头,这里已经有船商在等着,一见他来,便立刻有大群人涌了过来,车夫拿出号牌,大声道:“十号船,十号船在哪边?”

  “在这在这!”立刻有个汉子在人群里跳着招手,“在这里。”

  其他人悻然退去,失望的宛如没吃到脑子的丧尸,车夫和那汉子对了号牌,把货给送过去。

  到船的泊位时,车夫一时,惊了:“天,船上有烟,你这居然是汽船啊!”

  “那是,我们这是黄氏商坊的船,这才能争得这少有的汽船,”那船主深情地抚摸着船舷,傲然道,“有这汽船,我这船日夜可行,往返港城与东莱只需要数日,天下间也不过数十艘呢。”

  车夫羡慕极了:“不知何时,我们东莱也能有这样的好船啊。”

  那船主傲然道:“放心吧,我们坊主说了,不出十年,这船,入内则遍布大江南北!出外则纵横万里海疆!”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