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名将荟萃_跨越鸭绿江195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低空飞行,三架直升机在晚上9点46分抵达大榆洞,在洞口附近的一块平地上降落。

  这块平地比较宽广,以前是用来堆放矿石的。

  郭卫国一下飞机,影影绰绰一群人就围了上来。

  “我是政治部杜主任,欢迎北部战区的同志。”

  郭卫国敬了个军礼。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司令员郭卫国,向杜主任致敬。”

  “不用客气,我们已经接到总参的通知,你们能来,实在是太好了。彭总他们正等着你们呢,请跟我来。”

  剩下的人就从直升机上往下搬东西,志愿军总部的人,也都上前帮忙,双方就像熟人一样,很快热络起来。

  为了防空,矿洞门口用石头、沙土堆了一道墙,用来阻挡敌机扫射。门口还挂了一道帘子,遮挡里面的灯光。

  抗美援高期间流行一句话,说“白天是美国人的,晚上是中土人的。”

  意思是美国人白天行军打仗,中土人为了躲避联合国军的空军轰炸、扫射,只能晚上行军打仗。

  这话很有道理,但是也不完全准确。即使是晚上,也不全是中土人的。

  美军的夜航飞机,晚上也经常出来轰炸,扫射。志愿军在晚上也面临着严重的空中威胁。

  掀开帘子,里面有了光亮,不过光线很弱,昏昏暗暗的,就是几支蜡烛发出光线。

  矿井里面经过了一些改造,两边挖了一些矿洞,就作为首长们的办公室。

  一群人从右边的矿洞里出来,快步迎了上来。

  “欢迎北部战区的同志。”

  “这就是彭总。”

  杜主任赶紧说了一声。

  虽然从来没见过面,光线也不亮,但是照片和电影、电视上的印象,还是让郭卫国把眼前的人跟那个叱咤飞云的志愿军总司令对上了号。

  郭卫国赶紧走了几步,立正敬礼。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司令员郭卫国向彭老总报道!”

  彭总握住郭卫国的手。

  “欢迎你们,主席和徐总都来电,说你们要来。好,太好了。欢迎,欢迎、对了,我来介绍一下。”

  “这位是邓副司令员兼副政委。”

  “邓司令员好。”

  “这位是洪副司令员。”

  接着是副韩副司令员,这也是军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后来曾任大军区司令员。

  参谋长解如川,原来的东北军出身,精通日语等几国外语,素有辩才。抗日战争时期,就有‘解铁嘴’之称,是后来的板门店谈判主要代表之一。

  至于政治部杜主任,也不是凡夫俗子。他是老红军出身,红军时期就干政工工作,具有出色的宣传鼓动能力。

  接着郭卫国介绍了自己的两位部下,作战部长张云杉,情报部长云风帆。

  彭总上上下下打量着几个人。

  “你们真的是从七十年后穿越过来的?”

  总参来电报的时候,彭总还以为电文写错了,差点儿跟译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