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红了?还早!_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歌手的价值不能够简单用销量来统计,唱片不只有制作成本,还有宣传费用…”

  “…现在盗版太狠了,纯粹卖唱片的话,除了新人能回本,大部分都在赔钱,歌手都是靠代言、商演赚钱…”

  听到这,沈林眼睛一亮:“有人找我代言吗?”

  “有个屁,你都有不露面!”

  “毕哥,你老实跟我说,我算红了吗?”

  毕晓世摇头:“你距离红,还差很远,你的歌只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有得卖…”

  “为什么?”

  “因为只有这四个城市我们海蝶有专门的的供货渠道!”

  “…这么弱?”

  “弱?”毕晓世啐了他一下,没有反驳,转移话题,然后问:“你那电影什么时候开机?”

  “…我也不知道,俞妃鸿太能拖了,说好的九月初,现在都十月初了,还在磨磨唧唧!”

  大林子也挺郁闷…

  连俞老师都不叫了,直接喊俞妃鸿!

  按理说,《北京童话》幕后团队也找的差不多了,俞妃鸿也从《金枝欲孽》杀青了…

  还不赶紧拍摄?

  偏不,找到姜闻,研究怎么拍摄…

  姜闻能教你什么?画分镜头?他只会画火柴人!

  磨磨唧唧的,估计能十月开机就不错了!

  毕晓世提议:“这样吧,下礼拜,迷笛音乐节开幕,你去唱两首歌…”

  “…迷笛?”

  迷笛音乐节,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创办的国内第一个原创音乐节,主要都是摇滚乐…

  他去倒是没问题,但是担心《北京童话》。

  “就两天时间,不耽误时间!”

  “…那你跟陈姨说一下,我刚好要去见见崔健老师…”

  “崔建?怎么,他是你偶像?你偶像不是周揭伦嘛?”

  “我这个电影女主角人设是崔建的死忠粉,一直想参加崔建演唱会,邀请了崔建老师客串,刚好我以前写过一首歌,挺适合崔建老师的…”

  毕晓世眼睛一亮:“什么歌?”

  “《蓝色骨头》…”

  “我交给他吧,你交的话,功利性太强!”

  “…好。”

  ……

  海蝶,应该说毕晓世真的是动用了全部人脉推沈林的《二十》…

  大林子先天条件太好了!

  能唱能写,长得还帅。

  这年头很流行才子类型音乐人,羽泉组合、朴树,他们的专辑基本都是自己写歌、自己作曲,羽泉甚至自己编曲!

  都火了!

  当然,需要时间沉淀。

  《羽泉》99年出道,但也要到2000年的《冷酷到底》,才算打开了局面,朴树也一样,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也要发酵一年,才算打开局面…

  很正常的原因:中国太大了,互联网还没占主流的时代,盗版铺设需要时间!

  沈林现在只能算被小圈子注意到。

  但他还是演员

  这就很牛逼了!

  当然这是陈婧定的发展路线,毕晓世…不是很看好沈林所谓的主要职业是演员。

  朴树也演过《如果没有爱》、《那时花开》,搭档的全是周讯,《那时花开》,有些读者可能知道,导演是高小松,《如果没有爱》,原本叫《海南海南》导演是嗑药的张远,应ChannelV音乐台之邀为他们拍摄的一个音乐小电影。

  主演朴树,周讯、柯兰,胡海泉,陈羽凡还有袁圈,对了青涩的宁昊也是配角之一…

  这电影就是B站那个‘90年代朴树街头采访袁泉这两人也太文艺了’…

  你看,朴树并没有因为两部电影变得更有名。

  他觉得沈林这么好的条件,天天想演戏,简直太浪费了。

  需要打磨。

  得让他知道演戏,做演员是没有前途的,乖乖回来唱歌才是正经人该干的事。

  对待这种天才,得放着,先让他出去尝尝苦头!

  什么,你说他有妈妈还有干妈捧?

  呵呵,现在的形势,港台演员大举北上,别说你有干妈,你就是有干爹也不够!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