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困惑_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那就是喜欢长镜头,他们把自己当做成一个旁观者,通过长镜头冷漠地审视着这个社会。我不是说这种审视有问题,但我觉得这类电影更像纪录片,不好看!”

  “你投资的《盲井》也是这类电影啊。”

  “《盲井》不一样,《盲井》其实是个犯罪片,李扬导演的剧本写的也是三段式的商业片结构…可惜没能在国内公映!”

  “那你对审查有怨言吗?”

  沈林想了想,道:“我还行…”

  “我以前特别反感审查,现在观念改变了不少,我觉得审查对观众是一种保护…别急着反驳我,我说个事,应该是前年,我无意间看了一部《731黑太阳》,给我恶心的一个星期吃不下饭,真的,我现在想到那个画面,还觉得恶心!”

  “电影,作为一种输出媒介,远比书籍来得更加直接和粗暴,如果说书籍是用勺喂到你嘴里,电影基本上是用灌的,画面刺激远远超过文字的描述。”

  “总说审查苛刻,我跟你说《盲井》DVD版权卖了接近一百万,有想看的完全可以买碟观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赶尽杀绝,市面上也有很多地下禁片流传…你想看,有的是渠道可以观看的!”

  王晓峰愣了一下:“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怎么说?”

  “我以为你应该是比较激进的…”

  “这有什么可激进的?我始终认为,不管做电影还是做音乐,都是要让大众喜欢…”

  王晓峰深深看了眼沈林,然后起身告辞…

  ……

  王晓峰是那种‘偏理性’的文人,不是公知,就那种对时代困惑的一类人!

  有点像许知远,什么东西,都看不惯,觉得大众的品味就是狗屎的那类人…

  你觉得许知远只会空谈,那你看看他跟陶杰之类的港台文人的对谈,会觉得他对当下有清醒的认知,观点也很接地气!

  王晓峰也差不多…

  他觉得沈林挺可怕的,不是说他很假之类的,做了这么久的记者,采访过一堆人,他能分辨真话还是假话!

  可怕指的是,沈林活的很通透,不挣扎…

  看得出,他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心,同时对于人世间的苦,保持着强烈的同理心,在看过人世间的痛苦过后依然热爱生活。

  通常这种心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才有的!

  孔子说的嘛,四十不惑…

  一个年纪轻轻却活得这么通透的人!

  很难得…

  他不止问了音乐、电影方面,也问了很多生活方面,例如‘成名之后生活、心态变化’,沈林回答的是‘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我大年初一就过来拍戏了,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成名这个事,其实对演员或者歌手来说肯定有影响的,尤其是创作者本身,当你取得的成绩和你在这个行业上世俗的地位越来越高的时候,事实上你的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如果在没有主动意识去开拓的情况下,会变得越来越渺小了,你接触不到过去那些让你特有感觉的事儿了。’

  你看,大林子已经预想到了一切!

  王晓峰很头疼,他在想怎么写这篇专访,本来他想起的标题是《沈林:挺把自己当人的》,现在可能要换一个了…

  不过没关系,他可以再跟踪两天…

  前提是不耽误拍摄!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