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杨清正_贞观大名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格,过段时间可以去京城参加考试,在这个年代,算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文化人。

  至于面前的陈飞?哪个角落里冒出来的?

  杨清正虽然和陈飞同在一个村里,不过两人从小就没有交集。

  通俗点说,他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两人长这么大还不认识。

  “清正啊,你要和陈飞好好认识认识,处处关系,说不定,以后两人还有机会同朝为官,大家都是乡里,要一团和气,互相帮忙才是。”

  杨村长捋捋花白的胡子,笑的很开心。

  他读过书,但是读的不多,顶多就是认识几个字,背得出几幅对联罢了。

  可是他的孙子争气啊!过了乡试马上就要入京赶考,听说县里对他孙子的评价颇高,觉的极有可能考取功名,这把杨老头乐的,半天没合得拢嘴。

  今天一大早他听说了陈飞的事迹,显然不相信陈家娃子有这个本事,今天带上他孙子来这里有两个目的。

  一来是考考陈飞,二来,陈飞要是真的有那个本事,可要让孙子与他结交一番。

  古时候还是很看重这层关系的,这对以后的仕途有帮助。

  杨清正听了爷爷的话,暗暗撇撇嘴,有点不以为意。

  同朝为官?你以为当官是那么容易的?光做首诗就能当官?这也太小看科举的难度了。

  杨清正参加过乡试,对考试难度有个大致了解,在他看来,会作诗不算什么,通读九经和史书才是真的有文化。

  杨清正什么态度,陈飞倒是无所谓,两人本来就没什么交集,这种强行认识的方式实在是有点尴尬。

  陈飞一个现代人,显然和唐代人的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

  陈稻麦倒是乐开了花,他觉得陈飞就应该和杨清正这样有文化的人做朋友,用力拍了拍陈飞的肩膀,笑道“好好好!怂娃,有空你可得和清正多多来往,他可是正儿八经的文化人哩。”

  “知道了。”陈飞有气无力的应合着。

  忽然,杨清正开口说道:“陈飞,听说你昨天在郑大人面前作了一首诗,可否写下来让我一观?”

  杨清正不相信陈飞没念过书会写字,所以故意来考考他是不是真的像传言所说的那样。

  陈飞知道杨清正的意思,不过他什么也没说,找了一根木管“唰唰唰”在地上刻画出了昨天写的《悯农》。

  杨村长盯着地上的诗眼睛一亮,默默念了两遍夸赞道:“好诗啊!这首诗啧啧,我还没见到过这样的诗,看上去简单,朗朗上口,可是里面的悲悯之情令人听了想落泪,好一首《悯农》!”

  末了,杨村长有夸赞道:“好一手飞白体,老夫写了几十年的字还不及你一个小娃娃,实在是令老夫惭愧。”

  陈飞连忙拱手,连道不敢。

  杨清正看到地上四行飘逸的飞白体,眼里有一丝妒意闪过。

  他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