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宣传阵地】_极品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活不肯挪窝,还让黄晓英帮她把饭从食堂打回来。

  沈箮很是无语,黄晓英嬉笑着说了通好话,她糊里糊涂就答应下来。

  这还只是个开始,后面几天时间里,黄晓英眼瞅着在学校的悠闲日子不多了,便一门心思扑到了这个帖子。

  因为图片真实,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翔实,她的这帖子还被版主加精置顶。

  这一来浏览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黄晓英也贴到他们去山里野炊,沿途那些能吃的野草野果,亲手捉在的笋子虫,采到的伞把菇,自己烧的竹筒饭,更让很多人回想起童年时光,也把整个贴子越顶越高。

  这也让黄晓英越发干劲十足,相比而言,方信和沈箮看到这帖子很火心底虽然开心,但却显得淡定得多。

  对长期生活在钢铁森林里,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大自然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确实很有趣。但在农村乡下呆久了的话,也就慢慢习惯了。

  黄晓英却不管这些,她现在和方信说话,最频繁的就是两个字,照片。

  黄晓英还对方信说,“你好歹一配合下我的工作,甚至都不需要你特别费什么心思,随便拍些什么就好。比如地里的玉米,稻田的鱼儿,忙碌的蜜蜂,甚至是夜晚的星空都行,总之,只要展现农村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就行……”

  方信自己上网的话,情愿去看看小说也不愿意搞图贴,太累人了。因此也对黄晓英身上迸发出来的热情表示由衷的佩服,点头说好,这要求不高,随手便做了。

  “我要把这帖子打造成我们的宣传阵地,现在已经初见效果了。”黄晓英还兴奋地说。

  她如此兴奋也不是没有缘由,网友的回帖里,帮着出谋划策的可不少。有提议让他们栽种野果野菜的,还有人提议搞旅游开发,做成农家乐之类的。

  当然,持反对的意见也有,说野果家种的话就没那味道了,同时也担心开发过度造成环境破坏。

  最让黄晓英开心的是,在她贴过方信家的勤劳蜜蜂,以及方信割蜜的照片之后。还有人跟帖要预定蜂蜜的,这一来方信家的蜂蜜就不愁没销路。

  方信倒不担心蜂蜜的销路,周围熟人买过蜂蜜尝过后,觉得味道相当不错,回头再来买的可不少。光这批客户发展起来的话,购买力就不小,熟人熟识的,还有好些人有亲缘关系,也不好拒绝他们的要求。

  所以,网友想要正宗蜂蜜的话,还得提前预定才行。

  方信也才决定将蜜蜂的数量再扩展一些,最起码要多做几个蜂箱出来,蜜蜂数量一多,总体产量高也才说得过去。

  出乎方信意外但又不觉得惊讶的是,他种有机蔬菜以及稻田养鱼的模式很受大家追捧。

  这些绿色食品的好处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有人发帖以及站内短信问,有没有将蔬菜玉米卖到江城去。听说在当地镇上卖得和普通蔬菜价格差不多时,还替他们抱屈,说他们这样可能会亏本,可以考虑将市场拓展到大城市去。

  还有人追问能不能预定稻田养鱼种出来的水稻,有鱼捉虫吃,根本就用不着杀虫剂,加上有鱼粪做肥料,连化肥也免了,这样的稻米上哪找去。

  关于这个,黄晓英就婉言回绝掉了,关键还是产量太少。

  就拿方信养鱼的稻田来说吧,两亩地产个两千斤水稻算顶天了。方信家算上沈箮一共四个人,这点水稻他们自己吃上一年后所剩无几。亲戚朋友那里送点,黄晓英自己再瓜分一点,根本就没多余的稻米往外面卖。

  也有人异想天开地说,可以把他的这种模式大规模地推广开去,这样就可以免去农药和化肥的污染。

  方信这家伙只潜水看戏,自有黄晓英和其他人没事去论证可行性究竟有多高。

  黄晓英折腾很起劲,她发的这个帖子,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也招揽来了一些生意,最初目标也达到了。

  看方信和沈箮都没什么反对意见,她也就决定,继续将这帖子更新下去,使其成为方信家绿色产品宣传的前沿阵地。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