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九章 巴黎行动(四)_变异杀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巴黎行动(四)

  周冉仲出右手,蜷起指头,犹豫着敲不敲门

  周冉是上海人,她对吴方言有种天然的亲切感,因为据说上海话就是吴方言的一个支系。

  然而,屋里传来的腔调给周冉一种熟悉感,但她确实觉得很多话语又似是而非······吴方言的声母个数是汉语方言中最多的,有30多个,闽南话声母仅16个,粤语17个。

  吴方言可能是世界上发音最复杂,声母最多的语言——如果用字母文字表述,“吴方言”光声母就需要30个字母。

  这么多的声母自然造成了吴方言支繁杂,据说相隔五里的不同村落,发音各不相同。而语言学家认为,这种发音各不相同的现象,是因为吴方言在传播中,其他支系丢弃、遗失了部分声母,于是,那些支系语言相对于正宗吴方言来说,有些发音是不存在的,是无法表述

  既然无法表述,当然听者会觉得这种语言似是而非。

  周冉的手指在空中停了一会儿,忽又觉得奇怪,因为自王成屋内传来的声音很单调,带着一种奇怪的韵味,渀佛是语音翻译软件发出来的机器音······哦不,屋子里王成的声音还算原声,他把这种语言说得很流利,但那些应和王成的声音则机械而单调,无论男声女声,听起来都一个味道。其中,有两个男声因为争论,嗓音曾重叠片刻,但前后两个嗓音,调门完全相同,都是标准的机器音,以至于无法分辨。如果不是他们的争论,周冉几乎认为屋内只有一男一女在跟王成讨论。

  犹豫了片刻,周冉已经可以断定:王成在屋内说的绝对是一种汉语方言那腔调虽然听起来接近日语,但绝对是一种很接近上海话的方言……好吧,周冉不想纠结于语言问题,她现在比较纠结于:敲不敲门

  吴方言听起来像日语没错。语言学家认为:“现代汉语”是藏缅语系,“吴方言”为阿尔泰语系。吴方言听起来与日语有诸多相近之处,是因为日语是从吴方言演化出来的—这就是日本人所声称的:衣冠唐制度,礼乐汉文章。

  王成在屋内的谈话丝毫没有停顿,他知道周冉就在门外,他听到了周冉的呼吸声,但他自信周冉不会听懂这种语言——他现在说的这种标准吴方言除非周冉是他们村出来的人,才可能听懂并领会···…而与他会话的同伴嘛,他们当然是借助语音翻译系统进行交流的。

  这是一次考验,考验周冉能不能尊重个人**,以及遵守之前的合租协议。

  周冉通过了这次考验,不久之后,周冉的脚步移动——她自始至终没有敲门。她的脚步移向大门口,门边的钥匙盘轻微响动了一下接着是一阵悉悉索索声,然后是开门关门声。

  周冉出门了。

  大门口的玻璃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