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3章 要能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_重生之科技新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叶子书想一出是一出的习惯,王长田也习惯了,由于这件事情属于综合性经营,也不方便放在现有的子公司框架里面。

  所以这件事情暂时交给集团总部监管,等探索出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之后,再成立专门的子公司经营,这样资金调度也方便很多。

  叶子书建议他们将这件事情和万城基业的城市化建设进行一体化设计,这样盛世文化集团操心的事情就要少很多。

  而万城基业也因为这些附属设施的建设,既赚了一笔建设费,同时还能带动周边房地产价值的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建筑设计上,叶子书要求更大胆一些,每一座艺术文化中心都要具备独一无二性,最好能够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这个要求就很高了,如果是一两座建筑的话,做起来还不算很难,但是几百座都要别具一格,那难度就比较大了。

  好在他并没有时间要求,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计划,可以配合城市化发展进行,同时也是给盛世文化集团一些余地。

  反正一般人是不会做这些无聊的产业,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因为投资这么大,回报周期却是非常长,如果没有配套演出规划的话,就等于是无用建筑。

  在建筑功能上,叶子书也略微讲了一下,文化艺术中心并不只是用于传统文艺演出,还可以存在一定的商业经营。

  例如可以适当安排餐饮业和商品经营场所,这样既可以方便居民,同时还能获得额外的经营收入。

  除此之外,可以将电影院和图书馆也考虑进去,特别是图书馆,他认为是很有必要的,虽然不怎么赚钱,但是可以提升文化艺术中心的档次。

  在内容经营上,叶子书认为要多样化经营,高雅艺术可以有,但是接地气的节目也要有,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

  在门票价格上要考虑市民的可接受程度,要将观看文化艺术演出变成市民日常可消费品,而不是只限于少数有钱人的娱乐方式。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里面应该包含演唱会场所,因为一般这种场所空间要大,叶子书倒是没有强求,只是让他们可以考虑进去。

  以前演唱会一般都是在省会城市举行,但是有观看演唱会需求的人,肯定不止这些城市的人,说明还有很多人其实没有那个条件。

  音乐行业想要持续发展,且能够容纳更多的人,绝对不能只是捧头部艺人,而是要搭建更复杂的生态,让每个从业者都能获得容身之所。

  听了他的话,王长田也明白什么意思,就是将演唱会这种表演方式,也进行市民化,变成日常消费品,而不是奢侈品。

  像前世动辄几百元甚至是几千上万元的演唱会门票,不是说不能有,而是不能成为普遍现象,既尊重市场规律,又要给不是大腕的艺人提供机会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