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 更正确的选择(十三)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这些都属于复杂的心理学范畴,吕定春既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更没有时间去考虑这等事情。愤怒的情绪在神经回路中以极快的速度奔腾着,吕定春吼道:“想要钱就自己去挣,国家只管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饿死人。不管有钱没钱!”

  被吕定春这样的大人物一通猛批,所有代表们都愣住了。他们固然对吕定春的地位颇有敬畏,不过也对吕定春这突然爆发的情绪有些莫名其妙。

  不仅仅是吕定春,所有省的人都面对差不多的局面。只要天下太平,人民就愿意拿起锄头。当国家承担起基础水利建设的时候,人民就会利用这些建设来多生产粮食。但是此次所有省的人大代表对于国家的兜底方案看法都挺一致,“要是能给钱就好了。”

  21世纪的时候网络上有个改编的段子,“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56种话,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钱不够花!钱不够花!钱……不……够……花!”

  韦泽的个人理想在民朝终于得到了实现,民朝只存在公民,民族身份统统属于中华民族。文字汉字,发音普通话。而且韦泽还志得意满的写了一篇文章,先把基于封建传统的欧洲民族观点冷嘲热讽一番后,韦泽阐述了他的看法,“……所谓民族,是对过去现象的一种总结。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随着大一统的国家体系的完善与进步,民族也将随之消失。在大一统的工业时代再提民族,只是用民族来为经济矛盾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做借口……既然所谓的民族并非从宇宙诞生的时候就存在,那就没有任何理由要维持到宇宙终结去……”

  如此傲慢的发言并没有引发反对的声浪,甚至都没有引发反对的声音。19世纪末的中国本来就没有所谓民族的理念,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是工业化,是经济区域,中国这么幅员辽阔的国家地理复杂,有着大大小小的天然经济区,有着多种多样的种植与畜牧区域。一句“这是个经济问题”就挑开了真相,在民朝初期的时候,说实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民族问题能靠说实话来解决,钱不够花的问题却不是说句实话就能解决的。韦泽在21世纪的十来年,正好是中国处于“钱不够花”的时期。摆脱了饥饿的威胁之后,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与之相反的是,整个蓬勃向上的中国随机产生了对财富更大的渴望。

  如果是酸儒,大概就会用“人心不古,道德崩坏”来做评价。甚至还会嚷嚷出“礼崩乐坏”之类的屁话。韦泽自己是不会这么看待那个时代的。摆脱了饥饿的威胁,只是中国发展走过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终点是人民看到有机会致富的的起点。在肚子都吃不饱的时候,**这个唯物的存在自然主导了人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