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捻军(十六)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并不是以要别人为光复党卖命,而是呼吁有同样想法的人跟着光复党一起向前走。这与满清的制度真的完全不同。

  黑成刚对没能说服左宗棠也没有什么失望的态度,他和气的与左宗棠告别,踏上了回徐州的道路。临行前,黑成刚最后留给左宗棠的话是,“左先生,满清解决不了当下中国的问题,这是被事实证明过的。若是左先生想为中国百姓解决面临的困苦,那就请来我们这边。”

  看着黑成刚的背影,左宗棠突然有种想叫住黑成刚的冲动。那并不是想与黑成刚一起前往徐州,而是想问问黑成刚是否愿意投奔左宗棠。孔子说过,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现在虽然不是春秋时代,没有统一在周天子之下的诸侯。然而这个男人即便出使敌营,也能不卑不亢,把自己的使命,想法,理念,完全贯彻在行动之中。如此人才,实在是让左宗棠非常欣赏。

  但是左宗棠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相信,既然自己在满清大厦将倾之时尚且不愿意当了二臣,那黑成刚也没有任何理由投奔左宗棠。左宗棠看得出,黑成刚对韦泽的忠诚甚至在左宗棠对道义的坚持之上。

  直到完全看不到黑成刚的背影,左宗棠才回营。此次黑成刚前来,楚军只有极少数军官才知道此事。但是楚军被撵出浙江,现在又丢了徐州,此时已经完全成了孤军。那些军官们最初也不是没人吆喝着要杀了黑成刚泄愤。不过吵吵归吵吵,等他们冷静下来之后,军官们中间也出现一些投降的意向。即便是不投降,也有人觉得没办法给满清再继续效忠下去。

  去年大批江南地主士绅逃到淮河以北,他们都提高光复军实施了土改,夺了地主的土地分给百姓。地主士绅们的经济基础被连根拔起,固然让地主出身的军官万分仇恨。可那些普通人家出身的军官与士兵的抵触就没有那么大。不跟着满清打仗,回家之后若是还能种地,他们并非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左宗棠已经严厉不许泄漏徐州失守的消息,但是左宗棠败退到济宁的时候说过,在这里休整几天就乘船回徐州。现在徐州是回不去了,若是一直留在济宁,那这件事迟早得有个说法。怎么向楚军解释此事,可是个极大的问题。

  济宁守将苗沛霖不许左宗棠在济宁城内驻扎,楚军的大营只能设在城外。因为没带辎重,楚军只能露天住宿。现在是夏天,在外住宿也还能接受。可这以后该怎么办呢?

  左宗棠回到营地外的时候,却见到营外竟然有不少骡马挑夫运来了酒食。酒坛没有打开,可那些山东特产的驴肉的香气已经是隐约可闻。这些天苗沛霖不许楚军进城,所以楚军只能到城外的集市购买粮食。楚军此时根本不想花钱,所以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