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 入局与出局(十六)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临时进行财政编制你们来得及么?人手够用么?你们财政部除了会从后勤部挖人之外还会干什么?”

  “哈!哈哈!”李玉昌冷笑两声,“能从后勤部挖人,还能把人用好,这就是我们财政部的能耐。财政部的事情还轮不到你们总参谋部来管!”

  如此针锋相对的争吵是各个部门与财政部之间的常态,作为曾经被满清官府刁难的痛苦的李玉昌,面对其他部门的时候总是很有斗争的勇气。当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光复会全国大会内部采取民主制度,除了必须得由常委会决定的事情,其他时候是进行投票决定事务。大家不仅仅是吵嘴,还得拿出能够说服这些全国代表的理由来才行。

  例如军队的军费问题,李玉昌就获得了胜利。全国代表们大多数认为在出动前几个月,身为光复军陆海军总司令的韦泽会做出决断来。那时候再讨论绝对来得及。其实大家不想说出口的是,只要韦泽一句话,额外要多少军费都不是问题。此时争吵这个扯淡的问题,真心是居俊峰自找不痛快。难道他还想让总参谋部摆脱韦泽都督的领导,获得财政权不成?

  李玉昌也不是和每一个部委都要争论,例如教育部已经连续三年财政预算翻番。光复都督府除了在授田令所在村落开始推行扫盲班之外,还颁布了《军人家属强制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这是未来全国所有范围内实施的《义务教育法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光复都督府的基本盘,年龄低于14岁的军人家属有义务接受四年制的脱产义务教育。年龄低于24岁的军人家属,必须在当地接受每年农闲时期四个月的教育。并且在六年内完成规定内的学科科目。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读书是件好事。不过光复军现在的征兵对象可以说99都不是能够让自己所有孩子都去读书的家庭。这倒不是小看光复军军人的家庭,与中国其他家庭相比,光复军的军人家庭收入绝非穷困。在整个中国,能让所有孩子都去读书的家庭,如果对暹罗的买卖顺利的话,我们光复会全国代表们都闭嘴不言。哪怕是在看各种议题文件的代表们都抬起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韦泽身上。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随着新的工业时代一点点的展露雏形。战争对光复会的意义也在改变,战争在获得最终的全国政权之前,就已经有了获得更多的商业意义。光复都督府能够有今天的兴盛,靠的就是工业与商业。现在,想维护这样的兴盛,就得用刀剑来维护商业的繁荣与兴盛。不知不觉之间,战争已经不仅仅是胜利与霸权,而是加入很多全新的意义。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