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694章 此VCD非彼VCD也(续)_重生科技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如果再加上计算机系统所必需的硬解码扩展卡,以及高规格的CPU、大容量的内存等硬件,这会是一个有点奢侈的解决方案,仍然需要市场发展来把成本降低到普通大众能够接受的水平。

  至于家用影碟机的制造成本倒不会如此悲观,计算机系统上的高成本很大程度源于计算机系统对数据准确性有着严格的要求,相比于不具备纠错功能的音乐CD,计算机CD-ROM产品里有一个“三层纠错”的机制在保障这个数据准确性要求,同时也在增加成本;而且计算机所使用的CPU属于通用微处理器,对视频应用既达不到最高效率,也有性能和成本的浪费。相比之下,家用影碟机可以通过直接采用专门的解码芯片整体方案来一举多得。

  家庭消费级VCD和广播电视级VCD的差距,同样可以用一个对比来形象地描述。

  目前,市场上家用VHS录像机售价在几百美元左右,而新鲜出炉的家用VCD影碟机;初步定价则在几千美元;至于广播电视级的DVO-1系统,最便宜的定价也要几十万美元。

  差异如此悬殊,不仅仅是市场定位的原因造成的,根本还在于接近于原本时空里DVD技术的广播电视级VCD,本身就造价高昂,其速度传输率是家庭消费级的数倍,DVO-1系统内部用于数据传输的线缆,甚至使用了最新的光纤技术。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级VCD的存储介质和驱动器,没有直接采用现成的CD那一套低成本解决方案,而是另起炉灶地重新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DigitalVersatileObjects――数字式多功能对象即DVO,介乎于原本时空里VCD和DVD之间的一个解决方案,将来其可以平滑地取代现有的CD、CD-ROM、CD-R、CD-RW、VCD。

  这也是飞利浦和索尼非常忌惮的一点,唐焕用事实证明自己有实力踢开他们另搞一套,之所以让家庭消费级VCD的存储介质和驱动系统,采用了CD的解决方案,只是因为其已经被证明市场愿意接受,进而图一个省事罢了!

  这两种存储介质和驱动系统的最明显区别,也表现在数据吞吐量上。

  音乐CD和计算机CD-ROM、CD-R、CD-RW,以及家庭消费级VCD,都基于音乐CD的存储和驱动解决方案,所以它们的数据传输率基本单位都以音乐CD为标准,即大约每秒150千字节,家庭消费级VCD每秒1300多千比特的数据传输率,也是为了迎合这个限制。

  DVO同样也有类似CD这样的数据传输速度概念,但它的一倍速则达到了每秒600千字节。

  从更深的层次来讲,这种区别源于那个看不到摸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