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龙门商会_横行综武从锦衣卫千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沙里可没那么容易爬出来。”

  陈久和追命现在正吊在商队队尾,身边还有一个骑着马的王老九,有一搭没一搭的在和两人唠着磕。

  这支商队的目的地是大都,正好是陈久此行的目的地。

  原历史中的大都位置在现在的顺天府。

  现在那里是老朱家的地盘,所以元庭将从辽人手中抢来的上京定为了大都,原先的都城则改名为上都,可以理解成大明的应天府留都。

  大都就是元人对首都的称呼,意为大汗居住之所。

  从龙门去大都,大概有一千两百公里的路程。

  这一路可不像后世一样乘个高铁,坐个飞机,眯一觉起来就到地方了。

  用王老九的话来说,他们每次行商,都是做好了回不去的觉悟,这里不仅地势凶险,环境恶劣,更关键的是动不动有沙匪劫道,一个不小心就得交代在这里。

  追命听他说的苦逼,有些好奇。

  “王兄担着这么大的风险,报酬应该还可以吧。”

  王老九取下水袋灌了口水,啐了口唾沫星子。

  “呵,赚钱也是主家赚钱,我们这些跑腿的,也就挣个辛苦钱罢了。”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

  “若不是有家小,谁愿意干这种要命的活,你看这里的兄弟,各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家里的孩子能吃口饱饭,苦一点算什么。”

  这老哥一脸苦涩,和他精悍的外表有些格格不入。

  陈久也知道原因在哪里。

  大明朝是出了名的苛捐杂税繁多,表面上看,老朱家对普通百姓很好,比较着名的是三十税一,一年两季,这样听上去用不着交多少钱。

  但实际情况是士绅们有些各种免税福利,只用缴纳商税,普通百姓得面对各种乱七八糟的徭役,土贡,土地税、人口税和农业税。

  不得不说一句,在大明朝的中期,普通百姓由于赋役苛重,越来越难熬。

  到大户人家为奴为仆,反而是比较不错的出路。

  大明朝看似稳固的江山,其实已经处在了深渊边上。

  陈久知道张居正在之后的日子会推出“一条鞭法”,这条政策是这样的: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大概意思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个法子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算是让大明这条巨轮稍微稳固了一阵子。

  可惜好景不长,张居正病亡之后,朝堂中那些因为改革而利益受损的官员们立刻就开始攻击旧法,将清丈土地称为增税害民,让大明走上正轨的“一条鞭法”被说成乱了祖制。

  原历史里,在位的皇帝是万历,这老哥天天在后宫醉生梦死,小老百姓怎么过日子管他卵事,他都不上朝的。

  所以张居正的大部分改革也就此被掌控实权的士绅老爷们给废除了。

  陈久有些感慨。

  现在的大明朝里,朱无视这个反贼头子居然是最靠谱的一个。

  起码这哥们不会让蔡京进内阁。

  如果不是师傅诸葛正我绑定在正德的船上,陈久还真就想跳反,跟着铁胆神侯混算了。

  王老九不知道自己随口吐槽几句,这个富家子弟会想这么多。

  他说了半天,主要目的是想让这个插队的小老板做好吃苦的准备。

  毕竟行商不是过家家,万一遇到点麻烦,不求这个会长的表弟能帮上什么忙,别拖后腿就行了。

  他没想到这番谈话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陈久的内心浮动了起来。

  正德估计也没想到,手下倚重的大老队伍里,有一个人起了其他心思。

  诸葛正我的压力着实有点大。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