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八章 仲氏皇帝_三国寻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老巢,如今不死不休,该当如何是好?”说罢把手中杯重重摔在地下,一杯玉液琼浆,就这样摔成碎粉。

  袁涣哑口无言,不敢起身。袁术眼光瞟了眼旁边的阎象问道:“阎主簿,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阎象,一直是袁术主簿。因其足智多谋,被袁术任命为大军师。建安元年(公元一百九十六年),袁术欲称帝,阎象以袁术势力未足,而且汉室又未算暴虐,劝谏袁术不要称帝。其言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袁术听后嘿然不悦,仍然在建安二年称帝。

  阎象也跪下禀道:“如今城内守军,尚有八万之众。城西北有陈兰、雷薄二将,各领一万余军马守御洛宁、鲁县一带,既然彼处并无曹军,可令陈兰领本部军马东进,驰援郏县;雷薄领本部军马,驰援阳翟一线;杨弘将军再领三万军马,多带粮草辎重,从纪灵将军身后绕过,驰援许县。曹军兵多粮少,若能再守一个月,料曹军必退。”

  袁涣闻听,皱眉道:“漯河一线失守,曹军从后方运粮的粮道已经打通,怎好判断其乏粮?为今之计,只好去合肥周瑜、宛城赵云处求援,若能结成联盟,共抗曹贼,使周瑜从合肥出兵截断曹军粮道,赵云从宛城出兵打击曹军侧后,我军方能转危为安。”原来,孙策军已经全线退出江夏,将江夏全境交给了黄忠、甘宁、戏志才,赵云见曹军扫荡了汝南,担心宛城有失,依约将合肥交接给周瑜,已经星夜撤回宛城驻防。

  阎象目光闪烁,抬眼看了一眼满脸愁云的袁术道:“皇上,在下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还请陛下赎罪。”

  袁术憋出一丝冷笑,用目光示意阎象讲来。阎象道:“俗语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陛下江山社稷着想,保重龙体为第一要务。如今北线听说文丑抢了邺城,将曹丕曹植隔绝在濮阳,趁着青龙军受挫撤退长安,皇上何不考虑移驾向北,只要能到达邺城,就能与陛下的兄弟团聚,转危为安......”

  阎象一句话还没说完,一个果盘已经劈脸砸了过来,袁术一张瘦脸涨成了猪肝色,正气的拔了宫女手中团扇,又是一团扇打来,阎象不敢躲闪,扑的正中脑门。好在袁术手中没有兵器,要不然阎象就得命丧当场。

  阎象和袁涣吓得叩头于地,旁边站着的李丰见势不妙,也连忙跪下叩头道:“皇上息怒!请恕阎主簿考虑不周之罪,待在下汇报一些新的情况。”

  原来,袁术最看不起袁绍这个兄长,让他兵败投奔袁绍,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三人再三磕头,袁术才重新坐下,恶狠狠对阎象道:“今日不看李丰之面,发配你三族前线为军!李将军,你且说说看!”

  李丰,乃是跟随袁术多年的宿将,这次镇守洛阳的重任,却落在他的身上,因此也有份参与最高军事会议。

  李丰跪着说道:“皇上,我军还有二十万精锐,洛阳城池坚固,粮草盈库,又有颍水、汝水天险,何必不战而逃。”袁术听罢,恶狠狠瞪了阎象一眼。

  李丰继续道:“但汝南、寿春落在曹操手里,宛城落在赵云手里,合肥落在周瑜手里,吾仲氏军手里,只有一个洛阳坚城,又是背枕黄河,似乎有些危险。在下认为,阎象主簿说的联合周瑜、赵云抗曹,倒不失为一条好计。只是......”到此犹豫了一下。

  袁术颜色稍霁,对李丰道:“你讲来,只是什么?”

  “只是函谷关那边,今日仍未见信使来,有传言说函谷关舒邵有反意。虎牢关的信使可是昨天就到了,不知何故?”

  话音未落,门口噔噔噔脚步声响,只听护卫忽然唱了一声道:“杨弘将军有急事求见皇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