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6章 孤注一掷的金胜曼_大唐孽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曼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阵决然的表情,“既然如此,金将军,本王就委托你全权负责抗击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事宜,在唐军与高句丽发生正式作战之前,一定不能让高句丽的大军深入我们国境,否则哪怕是最终赢了,国内也被打的千仓百孔了。”

  “大王英明!末将一定不辜负大王的信任!”

  ……

  “这水泥道路的优势,在长途行军的情况下,实在是太明显了啊。”

  李绩跟在李世民身边,遥望背后渐渐消失的幽州城,忍不住发出感慨。

  从长安城到洛阳,再从洛阳往北前往晋阳,经朔州后前往幽州,一路都有水泥路,大军只不过花了十天时间,就完成了过往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行程。

  可是,出了幽州城继续往东北而去,就没有那么幸福了。

  河北道很大,但是过了幽州,其实就是一片荒凉了。

  甚至连幽州本身,都不是什么繁华的州府,不要说跟长安、洛阳相比,就是跟如今的朔州比起来,也差的远了。

  “这次打下辽东,一定要安排俘虏先把幽州到营州的水泥路给修起来。作为深入辽东的前沿重镇,营州的繁华关系着辽东未来的稳定。按照宽儿的说法,营州四周都大量的良田尚待开垦,我们参考开拓朔州的方法来发展营州,似乎很有可能成功呢。”

  李世民对这一次的战事充满信心,所以一路上更多的是在跟李绩、岑文本他们讨论战后的事情。

  所谓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

  李世民对此深有体会。

  “如今我大唐修建水泥路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只要人手充足,明年内修好这条水泥路根本不是问题。听说朔州那边今年种植棉花的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到时候棉衣的价格必然会进一步下降,让百姓进入辽东过冬不再需要担心御寒问题。甚至为了鼓励大家开发辽东,朝廷可以给每个进入辽东的百姓发一件棉衣,这样既刺激了棉花种植,又能发展辽东,可谓是一举两得。”

  李绩可不是只会打仗的将领,说他能文能武,一点也不夸张。

  李宽在宣政殿中宣扬的观点,李绩是完全听进去了,并且觉得非常值得尝试。

  一直以来,大家都害怕帝王穷兵黩武,就是因为打仗都是亏本的事情。

  打赢了,是亏本;打输了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李宽能够改变这种局面,那么对于大唐来说,意义实在是太不一般了。

  别看大唐四周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敌人了,但是认真说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朋友。

  不管是哪一年,边疆都没有完全安稳过。

  区别只是是否有大战而已。

  “没错!从长安一路而来,水泥路两边的州府都愈发的繁华。从舆图上来看,辽东北边还有非常非常广阔的土地,我们只有把辽东开发成一个稳定的后方,才有可能进一步控制北边的土地;要不然的话,如此遥远的距离,不用过个几十年,这里又没有我们大唐什么事了。”

  李世民不会天真的幻想着凭借着自己天可汗的名气,就可以让四夷臣服。

  “陛下,末将愿意战后留在辽东镇守边疆,给我大唐增加一个繁华的辽东道!”

  “此事再议!”李世民没有立马点头,反而看了看东边,“也不知道宽儿那边怎么样了。”

  1603450893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