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3章 诸葛堂堂的弹弹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3章诸葛堂堂的弹弹

  ……………………………………

  按照如今的东北三州来看,大汉的版图无疑是扩大了不少,旁的不说,即便是汉武帝时期,也没有将扶余、三韩直接纳入大汉治下,仅仅是要他们称臣纳贡,做大汉的附庸而已。

  在为鲜州划分各郡之时,刘汉少不是不知道后来还有新罗、百济这样的名称,可他就是不乐意这么分,屁大点的地方分那么多块儿,有啥用啊?所以就设置了一个“新济郡”。

  未来随着大汉版图的不断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重新定名。地名设置,意义重大,不仅标示此地已经正式纳入大汉治下,还可以使当地百姓尽快忘记过去,全力奔向新未来。否则的话,就像“大鲜卑山”一样,乱传的时间久了,后人还以为那就是鲜卑的山呢。

  但是,如果这个活儿都交给刘汉少一个人来干,兴许不到三十,他就得跟王允王总理一样一样的变成秃头老王。再说了,刘汉少要是能记住那么多地名,还配当学渣吗?

  就目前而言,公孙度打算修的这道长城,西入“西兴安岭”,东接东山,可是这个“东山”究竟是后世的“大黑山”,还是“张广才岭”,目前还不清楚。

  说到这里,可以顺便提一句“张广才岭”,知不道的,还以为“张广才”是个人名呢,可它其实是满语“这根菜”的汉转音,意思是“吉祥如意”,“阿林”就是“山岭”,所以“张广才岭”也可以叫作“这根菜阿林”。

  那么问题来了,往后怎么办?

  咱大汉新拓之地都叫“这根菜,那头蒜,来把葱花沾大酱?”

  再者,就像“西长城山脉”一样,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娃在那儿乌拉乌拉的,好像小哑巴要说话似的,那名儿好听么?

  于是乎,接到东北回报的情况之后,刘汉少又放了一个大招,设置了“地理命名权”,以此当作一种特殊的荣誉,专门奖励给那些为了大汉开疆拓土,繁荣兴盛,而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将士、官吏以及任何一个有功之人。

  “举个栗子”,赵二狗率先登上了一个山头,立下功劳,获得了“地理命名权”的奖励,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这个山头命名。比如说叫“狗子山”,或者“二狗山”,要是他听过《谐和大宝典》里的故事,有了那么点文化,兴许还可以叫“哮天山”。

  如此,多年以后,大汉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片地,每一个城,都会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并且,都会记得一个为了大汉而努力过、付出过的英雄。

  能够彪炳史册,多难啊?

  可是现在不同了,即便是赵二狗,也有机会让自己的名字与大汉的一座山头共同流传千古!相信此举一定会激发大汉人那种骨子里流淌着的,“倍有面儿”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