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只要有诏旨和调兵的文书,末将自然率部飞驰而至,绝不会叫制军大人失望。”

  “如此甚好,得将军一诺,学生就放心了。”

  整体的合作当然不会这么草率,眼下所谈,只是一个合作的开端,真正调张守仁到自己麾下,总得是孙传庭总体负责剿贼军务的时候了。

  此时泛泛而谈,只是预做伏笔罢了。

  当下孙传庭又是勉励了张守仁几句,最后才慨然道:“学生这里虽然也是十分紧张,但绝没有叫将士们饿着肚皮赶路的道理……杨将军,请你派中军去提调吧,给张将军的浮山营拨五十石精粮,百五十石豆料,干草束什么的,不拘多少,任意支取吧。”

  “是!”

  得到这样的军令,杨国柱也是精神抖擞,他的营中兵马不多,而且军粮控制全在孙传庭手中,若是没有这个命令,哪怕心里再想,也是不能擅自做主的。

  张守仁这边,自然也是十分感激的模样,虽然预先已经通知林文远在半途中接济,但能省事就省事的好,有了孙传庭的这些接济补给,俭省些吃,足够到京师的了。

  “制军大人,”张守仁很不安的道:“末将得罪杨阁老与高监军不浅啊。”

  “不妨。”

  孙传庭十分傲气的道:“别人怕他们,学生却是不怕的。”

  他的自信,来自于他的领军能力。陕西和河南战场,一向就是洪承畴为主,他孙传庭为辅,陕西兵马,有不少就是他直接练出来的,对流贼的军事胜利,主要也是他和洪承畴的功劳。在他看来,朝廷不敢动那些跋扈的武将,更加不敢动他这样擅长领军的封疆大吏。

  罢免了他,或是治他的罪,剥夺他的军权,流贼复起,岂不是拿国运来开玩笑?

  就算是皇帝,也该知道他的能耐,绝不会坐视别人攻讦于他。

  孙传庭的悲剧,就在于过高的看待了崇祯,这位皇帝,论起识人之不明,对大势之不了解,把一手好牌打烂手本事,实在是千古第一帝,历史上孙传庭就是得罪了杨嗣昌而被设计,在崇祯面前被训斥,后来孙传庭托病辞职,也是赌气之举,崇祯不仅不安抚,还悍然将其投入监狱,一关就是好几年。

  洪承畴去关外,孙传庭被关押,陕西,河南只留下如汪乔年和丁启睿这样的无用庸材,局面大坏,和这种人事上的用人胡来的做法,实在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细节上头,张守仁不大清楚,不过这一次孙传庭的下场,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此时也不能乱说,于是也只能用悲悯的眼光打量着这位自信满满文官大佬。

  他现在是什么也不能做的,招揽孙传庭这种层次的文官大佬,那不是试探,是愚蠢,是比现在他单身到沈阳干掉皇太极还逆天的事情。

  “京师之中,风波颇恶啊……”

  临别之时,孙传庭对着张守仁微笑道:“请代我向薛韩城致意。”

  “是,制军放心,末将一定把话带到。”

  “时隔不久,学生亦会赴京,到时如果将军还在,我们再会吧。”

  “好,制军保重。”

  抱拳一礼,张守仁也是拔马而回。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孙传庭良久不语。

  一个幕僚上前奉承道:“大人着棋布子,十分得力,将来回陕,至豫,此人都是一个很得力的部属。”

  “二十来岁年纪,立功的心正切,不象那些老油条,不好使唤。”

  “他倒霉的时候,制军如此恩遇,想来有人心者都会感恩戴德,将来提调时,就从容的多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