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五章、公道自在人心_王妃反穿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珠参加的一个“华夏诗词有奖征文”活动揭晓了,她的一首带有古风性质的诗《问月》被评上了一等奖,除了获奖证书,还有奖金三千块钱。

  这一下。杨金珠真的在行内出名了。

  因为她是整个上善县第一个在帝都的《华夏诗词选》上发表诗歌的人,也是整个乾东市第一个在这种诗词方面最具权威性的期刊获得征文一等奖的人。

  这还不是全部,这首诗刊登出来后,有人给周传英打来电话。说是想买断这首诗来改编成一首歌,出价一万块钱。

  市电视台的刘萍知道这个消息后,跟电视台的领导汇报了一下,电视台的领导不敢擅自做主,一个电话打到了市里的领导。也就是上次亲自来杨家寨看望金珠的乾东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秦市长。

  秦市长一听杨金珠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迅速成长,不光摆脱了自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为整个乾东市争得了这么多的荣誉,这么正面的形象怎么可能不报道呢?

  不但应该报道,还应该大肆宣扬,树立一个留守儿童的典型,说不定还能带动不少留守儿童自立自强。

  刘萍接到任务之后立刻赶到了梧桐中学,可惜,金珠拒绝接受任何采访。并搬出了王安石的《伤仲永》来说服刘萍,这一次肖校长也被金珠说服了。

  本来嘛,一个学生,就该以学业为主,如果三天两头上电视,哪能心无旁骛地去学习?

  刘萍铩羽而归,觉得没法跟秦市长交代,只好把杨金珠的关于方仲永的言论凑了一篇报道,勉强算应付了差事。

  谁知和这篇文章一同刊登的还有另外一篇报道,是关于第一届乾东市作文竞赛的报道。这下就有人质疑了。

  这杨金珠既然拿过那么多全国性的奖项,可为什么在全市的作文竞赛上却榜上无名?有好事者一打听,这杨金珠竟然连参加全市作文竞赛的资格都没有。

  这事就有点意思了。

  要么,就是杨金珠作假了。她的文章是抄袭来的;要么,就是上善县作假了,把杨金珠刷了下去。

  可明眼人都知道杨金珠作假的可能性不大,一个人的文章可以一次作假,却不能次次作假,况且。现在是网络时代,杨金珠真要抄袭了谁的文章,分分钟就有人捅了出来。

  于是,有好事者在乾东市教育局的官方网站上质疑这次全市的作文竞赛是有黑幕的,那些获奖的学生是早就内定的。

  一时之间,舆论都偏向了杨金珠,更有有心人把杨金珠发表在《xx日报》上的那篇《祖国颂》也复制到了网上,两篇诗歌的文风相近,一看都是一气呵成的东西。

  市教育局也觉得杨金珠没有来参加全市作文竞赛有点蹊跷,他们向上善县教育局过问了一下此事,得知杨金珠确实参加了县里的作文竞赛,不过没有取得名次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