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9章 神迹_食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9章神迹

  赵娘子按文舒之前的吩咐,及时引导百姓将意见写于墙上。

  不过,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每人都一写两个字,好在文舒早有准备,所以此刻赵娘子不慌不忙的在东面墙上写上:“释放归家”,西面墙上写上:“重判”,然后让发表意见之人自己拿笔在相应的墙上划横。

  这一横也不是胡乱写的,而是以画“正”字的方式,呈现在墙上,也方便文舒后续统计。

  接下来的整个过程,文舒都站在一边看着,这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支持他爹释放归家的人里,以女子居多。

  不,应该说,基本上所有女子都做出了这个选择,而男子中,则只有一半人赞同“归家。”

  文舒知道男子们之所以会这样选择,可能大部分还归功于“神明暗喻”,否则只怕赞成的人还没有这么多。

  那女子们呢?她们又是什么想法?

  为何会一边倒的和她站在同一阵线?

  首先她们并不相熟,所以不存在人情,而彩石虽然吸引人,却也没有规定,只有写“归家”才能获得彩石,所以彩石只能是一部分原因,却绝对不是根本原因。

  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思考片刻后,文舒得出了答案,共情。

  她爹案子的起因是姑姑的死,而姑姑是这世间千千万万女子中的一个,她的悲惨遭遇更是许多女子担忧害怕的事。

  她们同情姑姑的遭遇,代入自身,便会对给姑姑“报仇”的兄长,也就是她爹,油然产生了一种敬佩和欣赏,才会一边倒的支持她爹。

  在她们心理,这是在伸张公理,正义。

  就算这种事情以后可能还是无法避免,但发生后,能让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和报应也是好的。

  想通这个关节,文舒心中大喜。

  既然女子们大多能感同身受,那么只要她们都愿意去御街明示,这件案子,她们就有一半的胜率。

  若是再能拉拢一些男子,赢面就更大了。

  不过要做到这两点也不容易,首先女子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这次案子中来的人还是少数,起码相比男子要少上一半。

  就说今日来茶肆看热闹的人里吧,男子大约占了七成,女性只占三成。

  这还是贫民百姓家的女儿,像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娘子更是少有走上街头参与此事的,想要把这些人调动起来可不易。

  不过文舒也不气馁,起码已经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闺阁女子那边不好啃动,那她就先调动贫民百姓家的女儿,她们的处境相对自由,但相对的也更加危险,被豪强“欺负”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调动起来也就更容易些。

  唯一需要的是走到御街前,表明心迹的勇气。

  这个要如何调动,得需好好想想。

  坑底彩石数量有限,所以只有最先发表意见的十几人得了奖励,但也因此更加调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