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回去了_中医许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证外感,再根据患者的情况,最后立了苍术白虎汤为主治疗,同时把之前的治疗纲目拿过来,跟岭南这边的专家们又一起完善了一下。

  他们再一次,控制住了乙脑!

  ……

  其实建国初,各种疾病是很多的。这个时候,江苏南通白喉爆发,一下子病倒了四五千人。

  这个病也是挺厉害的,以前美国爆发的时候就经常有上万人因此而死亡,但是后来研发出血清之后,这个病基本上就能被控制住了。

  没错,这个病,西医是有特效药的,就是白喉血清。

  但这时候新中国才成立没几年,国家还是积贫积弱的年代,白喉血清的供应根本跟不上。你有特效药没错,特效药很牛没错,但是供应跟不上啊。

  那怎么办,还是中医上的。

  当时任南通中医院院长的就是我们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朱老这个时候正在带人抗击白喉。

  当时他们中医立的方子主要是神仙活命汤和养阴清肺汤。然后根据《内经》上的记载,“阙上者,咽喉也!”

  然后他们用短针在患者印堂上向下平刺“阙上穴”,留针,然后用胶布粘起来。留针半小时之后,基本上咽喉的不适就减轻许多。

  他们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基本上白腐脱落平均不超过三天,退热平均两天。所以后来当地患者都来找他们治了,效果也挺好的,而且还便宜!

  所以这就是中医啊,我们不知道在遥远的《内经》的那个古中医的年代,有没有白喉这种疾病。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阙上者,咽喉也。”这六个字,治好现在的棘手疾病!

  为什么说中医经典,字字珠玑呢,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每一次大灾大疫,中医从来都是挺身而出的!也一直都贡献了极大的作用。好多人都说古代的什么什么救灾治疫不可信,一次死多少人。古代人寿命多低!

  那我说的都是当代的事情,还都是建国后的,总是够近的了吧?也真就是现在条件好了,各种供应都跟得上了。

  要是放在古代,西医也照样抓瞎!不说别的,在现在,津巴布韦的人均寿命都不到四十岁,所以他们是没有现代医学嘛?还是说你建一两家医院,就能把他们寿命提高到八十?

  好多人真是端起碗筷吃饭,扔下碗筷骂娘!

  不是个玩意儿!

  ……

  时间慢慢来到了冬天。

  许阳已经在这里待满了两年,这一次跟师时间不长,但他的收获真的很多,尤其是在抗击乙脑的战场上。许阳也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大规模的疾病,但也让他成长很多。

  蒲老在治完病人之后,还在不厌其烦地跟许阳他们叮嘱:“我们用汗法,一定要注意汗而毋伤。汗法是治疗外感病有表证的必用之法!邪在皮毛,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我们一直都说伤寒太阳病都在说汗法,说的很透彻了。但其实温病很喜欢汗解,但要忌讳辛温解表,温病用的是辛凉透表法。”

  “湿温虽然禁汗,但是也要通阳利湿,不得微汗,病必难除。伏邪也一样贵在透解。你们要记住热病虽然有寒湿之分,但外邪侵袭都是有表入里的。从表而散,透邪外出,这就是汗法的目的,而……”

  “老师!”许阳突然出声打断了蒲老。

  蒲老顿时一怔,有些疑惑地看着许阳:“什么事?”

  高华信也扭头看许阳。

  许阳看着蒲老,露出了微笑,虽然有些不舍,但他微微叹了口气,还是说道:“老师,我要走了!”

  蒲老一愣:“你病人还没看完,你去哪儿?”

  “一个很远的地方。”许阳神色稍稍有些黯然,他吐出一口气,对蒲老:“师父,感谢您的教诲。无以为报,给您磕一个吧!”

  说完,许阳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

  蒲老反倒是被许阳弄得手足无措,他看看高华信,高华信也看看他,两人都被许阳整懵了。

  许阳磕完头站起来,又笑着摸了摸高华信,他微笑着说道:“我走了,华信,我会记得你往桌子上倒鸡蛋的事儿的!”

  “哈?”高华信也听愣了。

  许阳也有些不舍地深深地看了蒲老最后一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