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克钦邦,我来了!(下)_乡村少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支克钦邦,东、北两面同华夏国云南、xīzàng接壤,西北与印度阿萨姆邦毗连。大部分为山地,东、北两侧尤高。有枯门岭等多条山脉南北纵贯,伊洛瓦底江和亲敦江上源都在境内。雨量丰沛。居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种植稻、蔬菜、棉花、烟草和甘蔗等。多森林,产柚木,并多竹林。矿产有宝石和次宝石多种,西部有琥珀料玉石矿等。有碾米、制糖、木材加工等工业。

  克钦邦的南坎和中国云南省瑞丽市可以有贸易的往来,且不需签证而zìyóu通行。

  缅甸最高峰开加博峰与最大湖英多机湖都在其境内,德奈卡河流域的户拱平原和迈立开江流域的葡萄平原是重要的平原,是供给克钦人生活重要的地区。

  密支那,是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

  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的下游。

  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由克钦族,掸族和缅族组成。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

  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nǎi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党部队和北战区司令部的麦瑞尔突击队对倭国三十三军一部分进行了长久的围困和激烈的战斗,最终,密支那被史迪威将军领导的盟军攻克,史称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因为它连接缅甸其他地方的铁路和水路,还因为它在计划修建的利多公路,后改名为史迪威公路。该城市仅通过特殊允许才对外国人开放。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也是仰光――密支那铁路终点,公路通华夏国的xīzàng地区。

  克钦邦主要族群有克钦族、缅族、怒族、僳僳族,也有汉人在此居住。克钦族主要信仰是佛教和基督教。华夏国少数民族景颇族和克钦族是同一民族。男人喜穿黑sè对襟上衣,下穿围布或短裤并配刀于身上,妇女一般穿黑sè短衫和花围裙。

  克钦邦被人们称为“缅甸的北大门”,1948年缅甸dúlì后,根据1947年的“彬龙会议”决议,缅甸zhèngfǔ正式将密支那和八莫两个县划出,建立了克钦邦,邦首府在密支那。每年1月10rì为邦庆rì。

  克钦邦北部18世纪起曾为华夏国领土,包含江心坡地区、坎底地区、胡康地区,但在19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放弃该地区主权,故划为克钦邦领土。1962年出现克钦dúlì军和克钦dúlì组织,除了主要城镇和铁路沿线外,克钦dúlì军可说实际控制了克钦邦,对外贸易主要是走私玉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