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五章_穿成首辅的早逝童养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日在殿试作答的答题卷宗,经过主位考官的手,被送到了万国凡老爷子的手中。殿试的题目原本该是武德帝亲自来出,但武德帝不理朝政已久,这么多年,殿试的题目就一直有内阁代劳。

  万国凡老爷子出题有个特殊的癖好。他本身偏好那等拥有实干能力和胆魄的后生。所以经他手所出的题目,基本与当今时政有很大关联。这一次出题,他出的题十分辛辣。当朝的冗官情况和徭役制度。这个题出的就很刁钻。是批判还是歌颂,如何作答,得仔细揣摩当权者的心思。

  万国凡看着徐宴流畅的文章笑得眯了眼睛:“是个有血性的。”

  殿试的结果在春闱半个月后出来,四月中旬之时,徐宴不出意料被御笔钦点为状元。

  这一日,中榜之人要进宫唱名。徐宴作为状元,被武德帝亲手赐花。前三甲被当场授予官职。徐宴果不其然被钦点入翰林。从六品翰林编撰,即日起入翰林院。当日骑马□□,三个俊俏的男子骑在高头大马上绕街□□,万人空巷。说是掷果盈车都丝毫不夸张,徐宴更是彻底一夜成名。

  似徐宴这样的寒门子弟,一入翰林便等于鲤鱼跃龙门。往后仕途即便不是官运亨通,也绝不会太差。但寒门子弟若是想在仕途上走得稳,过程中少不得要依靠京中大势力的扶持。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各大势力的拉拢,其中最无法拒绝的橄榄枝自然是来自于禹王。因苏家之故,禹王早就视徐宴为囊中之物。他今只是在等徐宴进入翰林,一旦入翰林,那就只能为他禹王所用。否则就只能怪徐宴时运不济,未来注定只有怀才不遇这一条路。

  禹王觉得自己是个开明的主子,他并非强迫,而是给了徐宴两个选择。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取决于徐宴识不识抬举罢了。

  这也是徐宴第一次出现在禹王府。面对着禹王府诸多客卿,徐宴确实是年轻得过分。但在座所有人,没有人小看这个年轻人。三元及第,在座的无论哪一位都不敢说自己能三元及第。历朝历代,三元及第也只是极少数的人。大历武德帝在为二十六载,徐宴是第一个。

  且这个人才十九岁,尚未及冠,真正的少年英才。若无意外,必定前程无量。

  “宴哥儿,三日后给本殿答复。”禹王嘴角挂起了和蔼的微笑,“希望你不会让本殿失望。”

  这种话徐宴不是第一次听,但第二次的警告意味更浓。

  从禹王府出来,已经是晌午时辰。抬头瞥了一眼阴沉沉的天,似乎快要下雨了。北方不像是南方,没有梅雨季节,但在这个时节偶尔也会有雨水。此时一阵风扑面吹过来,风里隐约夹杂了土腥气。估摸不出半个时辰,就该有一场大暴雨降下来。

  禹王府在京城城南的区域。京城与金陵一样,南方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