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宫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调动很大一部分,作为磁场发生器的能源。

  磁场发生器本身也设计了超频工作的余量,毕竟航天器有三倍冗余设计,只有能源供应跟得上,磁场发生器的磁场强度最高可以提升倍。

  组装了磁场保护舱后,杨理明测试了一下强磁场保存层的效果,没有问题后。

  他们又开始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陆续组装出其他太空舱。

  第一阶段的蟾宫空间站,当前的重量为吨,目前还携带了3颗没有发射出去的卫星吨,以及剩下的富余燃料32吨左右。

  将富余燃料和卫星的重量减去,蟾宫空间站真正的重量是吨,包括鹊桥号飞船、核心舱、对接舱、物资舱。

  以及过来月球后,陆续组装出来的两个强磁场保护舱、一个备用能源舱。

  共计6舱1船,可以布置这么多太空舱,主体得利于材料技术的提升,让太空舱的综合性能,比以前提升了160%左右,而重量却减少了57%左右。

  鹊桥号飞船里面就两个小舱室,即驾驶舱和生活舱。

  其实鹊桥号飞船的作用,可不仅仅带蟾宫空间站的第一部分部件过来月球,还有紧急逃生的用途。

  一旦蟾宫空间站出现问题,宇航员可以通过鹊桥号飞船返回蓝星,或者返回天宫空间站,或者用于救援月面的广寒宫基地之类。

  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多星期时间,从将蟾宫空间站的初始太空舱和设备布置完成。

  杨理明漂过狭窄的生活舱,进入核心舱中,这里才是蟾宫空间站真正的核心,空间站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之类,都在该舱内。

  与国际空间站内部的脏乱差不一样,蟾宫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一脉相承,内部布局呈现出方方正正的格局。

  他来到核心舱计算机模块前,拉出隐藏的键盘,输入了一系列指令。

  耳机中响起张锋的声音:“队长,方位计算完成。”

  “收到,环月一号发射。”

  空间站的物资舱后面,一颗卫星被弹射出去。

  环月卫星一共有三颗,该卫星是用于通信中继领域的,毕竟蟾宫空间站要环绕月球飞行,而月球被蓝星潮汐锁定,正面永远朝向蓝星,背面却不为人知。

  如果没有中继卫星,一旦蟾宫空间站运行到月球背面,由月球的阻挡,就会导致蟾宫空间站和蓝星方向失去通信连接。

  因此布置通信中继卫星,成为当前必不可少的方案。

  三颗环月卫星运行轨道,距离月球表面大约1360~1830公里左右,加上格拉朗日点L1上的通信卫星,足以保证蟾宫空间站和未来的广寒宫基地,和蓝星保存不间断的通信。

  布置完成环月卫星后,杨理明回到驾驶舱。

  透过空间站的超高清摄像机,他和张锋清晰的看到了月球背面,这一个多星期来,他们每天都有一半时间,可以看到这片孤寂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加多,也正是因为这颗天然卫星的存在,为蓝星阻挡了很大一部分的陨石。

  他们终于有空闲,配合地面指挥中心,开展一些月球科考项目。

  另一边。

  鹊桥二号飞船也准备就绪,在做了最后一次检查后,队长聂长风和队员石克己,驾驶飞船开始做大椭圆轨道飞行,准备奔向月球轨道。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